大名终不灭,堕泪此山碑。
后进才非乏,风流尔足师。
古堂阴汉水,新路改城池。
回首隆中接,秋云两处垂。

【注释】

岘山:地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西北。

大名终不灭:名声永垂不朽。大名,指诸葛亮的名声。晋代诗人左思《蜀都赋》中有“名实载焉”之句,此处用典。

堕泪此山碑:指诸葛亮在岘山上立的石碑。传说他临终时对儿子说:“汝与吾俱受其累,复能弱子抱遗型而泣乎?”(事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后进才非乏:后来的人才能不是没有的。

风流尔足师:你的风采足以为后人学习。尔,你。

古堂阴汉水,新路改城池:古时候的堂楼藏在汉水的北岸,新的道路已经改变城邑的形状。

回首隆中接,秋云两处垂:回头望去,隆中诸葛亮的草庐就在前面;秋天的云彩在两地相接的地方飘荡。

赏析:

全诗以抒发对诸葛亮的崇敬和缅怀之情为主题。首联写岘山的名声永远不灭,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功业的景仰和赞美;颔联赞颂后来之人才华横溢,有诸葛亮这样的榜样可以仿效,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颈联描写汉水的南岸和北岸,以及道路的改变,表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荏苒;尾联回忆诸葛亮的草庐,并感叹秋云的飘荡,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