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真怜汝,投闲更可哀。
山高桐柏观,水曲范滂台。
假寐凭岩桂,潜行倚岸梅。
此时谁借问,日短暮寒催。
注释:
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成丁之礼)。
投闲:隐居。
桐柏观: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的一座道观,因山形像桐树而得名。
范滂: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曾任清流太守,为政清廉。他与李膺并称“李范”。后遭陷害被杀害。
假寐:假装睡觉。
潜行:悄悄地行走。
岸梅:水中的梅花,比喻隐者。
赏析:
这是一首答问诗,何子向诗人询问隐居生活的感受。诗人以“弱冠”起兴,表达了对何子问津的怜惜之情。然后诗人从三个方面描述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首先,在山中投闲的生活让人感到悲哀;其次,虽然远离尘嚣,但山水之间也有着无尽的美好;最后,即使如此宁静的生活,也不能避免时光的流逝,以及日短暮寒带来的寒冷感。整首诗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