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菊陶能得,田瓜邵独勤。
为农消日月,倚杖看风云。
插柳俄成树,笼鹅忽一群。
不须忧万事,客至且醺醺。
【注释】
柬黄子二首:赠给黄子二首。柬,赠送;黄子,指诗人的朋友。
径菊陶能得:在田边种菊花陶冶性情,得到陶渊明那样的快乐。径,小路;菊,菊花。
为农消日月:做农民可以消磨时间,忘却世俗的烦恼。
倚杖看风云:拄着拐杖欣赏云彩和风势的变化。
插柳俄成树:插柳条不久就长成了树木。
笼鹅忽一群:笼养的鹅忽然聚集起来。
不须忧万事:不必为天下万事忧虑。
客至且醺醺:有客人来时,暂且畅饮一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黄子是一位隐士,隐居于山林田野之间。诗人通过描写黄子的生活,表现了对黄子这种清高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首句“径菊陶能得”,是说沿着田间的小道种植菊花,就能获得陶渊明一样的愉悦。“径”字,既写出了路径,也点出了作者与友人相聚之地的地理位置。“菊”,即菊花。菊花历来被文人墨客所喜爱,陶渊明更是把菊花人格化了,称之为“东篱之菊”。陶渊明以菊自比,足见其志趣之高雅。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他精神寄托之所在,也是他理想境界的表现。“陶能得”三字概括了黄子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田瓜邵独勤”两句,描绘了黄子勤劳耕耘、辛勤劳作的情景。“田”字,指农田;“瓜”字,泛指农作物。“邵”字,即邵阳(今湖南省邵阳市),这里代指黄子。“独勤”二字,说明只有黄子一个人辛勤劳作。这两句诗赞美了黄子的勤奋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黄子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第三联“为农消日月”一句,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黄子从事农耕活动可以消磨时光,忘记世俗的烦恼。“消”,消除;“日月”指光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黄子生活的羡慕和赞赏。同时,也揭示了农耕活动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职责,它不仅能够让人们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倚杖看风云”一句,描绘了黄子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黄子依靠拐杖欣赏大自然的变化,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倚杖”一词,既表现出了黄子身体的不便,也体现了他内心的豁达和洒脱。“看风云”则进一步强调了黄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这里的“风云”,既指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着人生的变幻无常。通过这一画面,诗人展现了黄子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第五句“插柳俄成树”一句,是对前面四句情景的延续和升华。黄子在田间插下柳枝不久便长成了一棵大树,这既是对黄子耐心和毅力的赞美,也是对他辛勤劳作成果的肯定。这里的“插柳”二字,既指黄子亲手栽种的柳树,也暗示了他在农业生活中的辛勤付出。而“成树”二字则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生长过程,以及黄子从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后一句“笼鹅忽一群”一句,则是对前文内容的精彩收束。黄子在闲暇之余,还喜欢饲养家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笼养的鹅。这些鹅忽然聚集在一起,似乎在欢快地跳跃着。这生动的画面让人联想到黄子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乐趣无穷。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黄子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通过对黄子生活的描写,赞美了他的勤劳、坚韧和淡泊名利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黄子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