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静甘违俗,藏修合就僧。
绿移开径竹,寒扫护窗藤。
殿阁秋阴下,琴书爽气增。
不须匡氏壁,常有玉莲灯。
【注解】:
- 送田生读书上方寺(送):送给。上方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唐代名刹之一,有“天下第一清凉寺”之誉。
- 三首:指《送田生读书上方寺》三首诗。
- 嗜静甘违俗:喜爱清静,乐于违离世俗的尘嚣。
- 藏修合就僧:隐居山林、专心修行而成为僧人。
- 绿移开径竹:绿竹摇曳,仿佛是路旁的小路被推开一样。
- 寒扫护窗藤:寒风扫过,守护着窗户的藤蔓。
- 殿阁秋阴下:殿堂楼阁沐浴于秋日的阴影中。
- 琴书爽气增:琴声与书卷使空气清新起来。
- 匡氏壁:指东汉时匡衡,字稚圭,勤学不倦,家贫无资,凿壁引邻舍之光照书。后因以“匡氏壁”借喻刻苦读书。
- 玉莲灯:指佛教法事中使用的供灯,多用白玉雕刻而成,故称玉莲灯,亦称佛灯、法灯。
【赏析】:
《送田生读书上方寺》共三首七律,是送别友人田生去上方寺读书之作。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勉和祝愿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寓意深远。
首联“嗜静甘违俗,藏修合就僧”,诗人劝慰田生要喜欢清静而远离世俗尘嚣。他希望田生能够潜心修行、皈依佛门,成为一个僧人。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田生的关爱和期望,又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宗教生活的向往。
颔联“绿移开径竹,寒扫护窗藤”,诗人描绘了上方寺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色。绿竹摇曳,仿佛是在为行人打开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寒风吹过,守护着窗户的藤蔓也在轻轻摆动。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同时也为下文的“殿阁秋阴下,琴书爽气增”作了铺垫。
颈联“殿阁秋阴下,琴书爽气增”,进一步描绘了上方寺的幽静之美。诗人站在殿阁的廊檐下,感受到了秋天的凉爽气息。琴声悠扬,书卷散发着墨香,这些都使得上方寺变得更加幽美宁静。这句诗不仅赞美了上方寺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尾联“不须匡氏壁,常有玉莲灯”,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劝勉之意。他希望田生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地位,而是要安心修行、追求真理。同时,他也祝愿田生能够在上方寺得到更多的佛法智慧,成为一名真正懂得佛教真谛的人。
整首诗通过描写上方寺的自然景观、幽静之美以及自己的劝勉之意,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以及对友人的关爱之情。诗人的语言简练、含蓄蕴藉,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