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舞花将起,矜歌鸟自来。
日筵随荫徙,风袂入香开。
李白昭阳调,姚黄洛下杯。
古今君莫问,且促醉轺回。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牡丹花的盛开,用“将”“自”字写出了牡丹花的雍容华贵;颔联写牡丹花的娇媚,以“荫徙”和“开”写出了其娇媚之态。颈联写李白、姚黄、洛阳的牡丹,用“昭阳”“洛下”写出了其高贵身份。尾联写牡丹与诗人的亲密关系,用“君莫问”、“且促”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学舞蹈时花将起舞,矜持歌声鸟儿自来。日筵随荫移动,风袂入香开动。李白昭阳调,姚黄洛下杯。古今君莫问,且促醉轺回。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好友谭、刘二人赏牡丹时的即兴吟咏。
前两句“学舞花将起,矜歌鸟自来。”写诗人观赏牡丹的情景。“学舞”,指牡丹花枝摇曳的样子,好像在学跳舞,给人以优美轻盈之感。“矜歌”则是指鸣叫的小鸟在唱歌,好像是在为自己歌唱。两句合起来说,就是牡丹枝头有如舞女般摇曳生姿,又似小鸟欢快地啼叫。这两句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牡丹花比作女子,赋予了它人的情感与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牡丹花的美丽动人的姿态。
后两句“日筵随荫徙,风袂入香开。”写牡丹花开放的情景。诗人看到牡丹花开得如此鲜艳,不禁赞叹不已,于是便邀请友人一同欣赏。“日筵”,指太阳照射下的座位。在这里指宴席上的座位。诗人和朋友一起坐在牡丹花旁,看着牡丹花的开放,听着它的歌声。“风袂”是风吹拂衣服的意思,这里指牡丹花随风飘动的样子,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入香开”,则是说牡丹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接下来的两句是诗人对牡丹的赞美:“李白昭阳调,姚黄洛下杯。”诗人用李太白的《清平调》和姚黄这样的名贵牡丹比喻牡丹之美,赞颂牡丹花之高雅、珍贵。“昭阳”,汉代宫中的名号之一。汉武帝时,赵飞燕姐妹入宫,号为昭仪,故称。这里借指美丽的宫女。“洛下”是洛阳的别称。“洛下杯”,指洛阳的酒。这两句是说牡丹花的美如同李白那样的名贵,如同洛阳的名酒那样珍贵。
最后一句“古今君莫问,且促醉轺回。”意思是说,古今的君子都不必询问,让我们趁着醉意回去吧。诗人用“君莫问”表示自己对于牡丹花的价值和地位不必过分在意;同时通过“且促”来表明自己的心意,希望朋友能够尽情享受牡丹花的美景,不要拘束。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好客,也展现了他对牡丹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