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行青凤,婵娟集玉楼。
世人宁解睹,天意漫阴秋。
云逼初光布,星随满夜收。
开晴即是月,但遣一尊留。

注释:

癸未中秋不月,指中秋节的时候没有月光。

碧桂行青凤,碧绿的桂花树间飘动着青色的凤凰。

婵娟集玉楼,月亮聚集在玉石装饰的楼上。

世人宁解睹,世人又怎么能够看到。

天意漫阴秋,这是天意在暗示秋天的到来。

云逼初光布,乌云逼近,初升的日光被遮蔽。

星随满夜收,星星也随着夜晚的结束而消失。

开晴即是月,等到天气晴朗,月亮就出来了。

但遣一尊留,只有留下这一杯酒来纪念它。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对北宋以来流行的西昆体诗风进行了大胆地批判与改革,开创了一代文风,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首联“癸未中秋不月”,直接点出时令是中秋之夜,但却没有月亮出现。这是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颔联“碧桂行青凤,婵娟集玉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碧绿的桂花树间飘动着青色的凤凰,月亮聚集在玉石装饰的楼上。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颈联“世人宁解睹,天意漫阴秋”,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认识。他认为世人无法理解这种美好的景象,而天意却在悄悄地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又透露出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尾联“云逼初光布,星随满夜收”,则描绘了一幅天空中的壮丽景象。乌云逼近,初升的日光被遮蔽;星星也随着夜晚的结束而消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映衬,突出了天空的美丽和壮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体现了他的豪放不羁的个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