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敛无休日,斯人不永年。
曾闻溪虎避,早见壁鱼悬。
颂碣留边郡,铭旌拂塞天。
九河一孤冢,愁绝海门烟。

诗句:

征敛无休日,斯人不永年。    
曾闻溪虎避,早见壁鱼悬。    
颂碣留边郡,铭旌拂塞天。    
九河一孤冢,愁绝海门烟。    

译文:

不断征敛没有休止的白昼,这个人不会永远地活在世上。    
曾经听过溪边的老虎因恐惧而避开,也见过墙上的鱼因恐惧而悬挂。    
在边疆留下了颂碑,在天空中飘动着旗帜,    
九条江河汇聚成一条孤寂的墓地,无尽的悲痛笼罩着海门烟雾。    

注释详解:

  • 征敛无休日:指的是官府持续不断的征税和征用资源,形容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民众的频繁搜刮与征收。”征敛”指征收赋税,”无休日”表示没有停歇,强调其频繁且连续。这里的”日”可以理解为时间单位,”征敛无休日”整体描绘了一幅国家财政沉重、人民生活困苦的场景。
  • 斯人不永年:这里指的是被征敛的人无法长寿,表达了对那些无辜受难者的哀悼。这里的”斯人”代指被征敛的人,”不永年”意味着他们的生命短暂,无法长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民的压迫及其悲惨命运。
  • 溪虎避:传说中,溪水中的野兽因人们害怕而躲藏起来,象征着人们的恐慌和逃避。这里可能寓意人们对税收的畏惧和逃避现实的行为。
  • 壁鱼悬:墙壁上的鱼因为恐惧而悬挂,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因担忧而表现出的惊恐姿态。这里的”悬”字传达了人们内心的不安与惶恐。
  • 颂碣留边郡:颂碑是表彰功德、记录功绩的碑石,”留边郡”则表明这些碑石留在边境地区,用以永久铭记功绩和荣耀。
  • 铭旌拂塞天:铭旌是刻有文字的旗杆,”拂塞天”表示它在辽阔的天空中飘扬,象征着其影响之广和荣誉之高。这里的”拂塞天”可能寓意着碑文传播至远方,彰显其深远的影响力。

赏析:
李梦阳的《哭郡守郝公》不仅在艺术上有其独特之处,更在于其背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民众对于苛政的不满和恐惧,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诗中的“征敛无休日”反映了当时税赋沉重、百姓疲于奔命的生活现状;而“颂碣留边郡”则展示了朝廷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认可和荣耀。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李梦阳作为“前七子”之一所倡导的文学复古主义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