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说嬉游路,今成昔雍门。
平生马公帐,四海孔融尊。
剑舄收残草,山河抱古原。
黄昏不忍去,白日下高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到四川成都时所作。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生活困顿,而对那些生前的故人旧交却充满怀念之情。

首联写诗人谒墓的情景:“岂说嬉游路,今成昔雍门。”这里用“雍门”典指春秋时期孔子的朋友颜渊,因颜渊曾以“士志于道”自诩,而“不仕无义”,所以孔子称他为“雍也”。这里杜甫借以抒发自己对故友的思念。诗人感叹自己如今沦落天涯,与当年同游的故人已不再相见,只能凭吊他们的坟墓而已,真是“世事一场大梦”,“一尊还酹江月”。

颔联写杜甫在墓地的所见所感:“平生马公帐,四海孔融尊。”马援曾为刘秀效力,立下汗马功劳,刘秀封其为“铜马将军”;孔融曾与曹操争夺北海太守职位,最后身死,曹操赠以“孔文举”。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来缅怀故友。

颈联写杜甫在墓地的所见所闻:“剑舄收残草,山河抱古原。”诗人想象着昔日故友的坟墓四周,长满了荒草,而今这些荒草又被收去,可见故人的坟墓已无人打理。诗人站在故人的墓地上,望着被山河紧紧环抱着的故人坟墓,思绪万千,感慨万分。

尾联写诗人在墓地的所见所感:“黄昏不忍去,白日下高园。”诗人在夕阳西下时,依依不舍地离开墓地,但心中仍牵挂着故人的坟墓和故人的亡灵,不愿离去。诗人想到故人在阴间的生活,不禁感到惋惜、痛心。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故友墓地的描绘,表达了杜甫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