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怪鄱湖雁,昏飞独自群。
乍翻还近舸,忽起尽随云。
浦阔看宜小,山长去不分。
只疑南下尽,犹阻北书闻。

注释:

可怪鄱湖雁,昏飞独自群。

鄱湖:古称彭蠡泽,是江西的一个大湖泊。

乍翻还近舸,忽起尽随云。

乍翻:忽然翻腾。

还近:又靠近。

忽起:忽然升起。

尽: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鄱湖中大雁飞翔的场景,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大雁群飞时的景象。

诗的前两句“可怪鄱湖雁,昏飞独自群”描写了一群大雁在鄱湖上自由翱翔的景象。”可怪”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壮观景象的惊叹和好奇之情。”昏飞”指的是傍晚时分,阳光斜照,天空昏暗,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飞翔的能力。”独自群”则是指这群大雁没有其他伙伴,只有它们自己一起飞行。这既体现了大雁群居生活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些大雁的信任和依赖。

接下来的两句“乍翻还近舸,忽起尽随云”进一步描述了大雁飞行时的动态。”乍翻”指的是突然翻腾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大雁在空中翻滚的姿态。”还近”意味着在大雁飞行的过程中,它们又回到了近处。”忽起”指的是突然间起飞,”尽随云”则表示这些大雁随着云彩一起升空。这四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群大雁在鄱湖上空自由翱翔的画面。

最后两句“浦阔看宜小,山长去不分”则从空间的角度来描绘大雁飞行的景象。”浦阔”指的是鄱湖的宽广水域,”看宜小”则表达了诗人看到宽阔水面时的感觉,觉得它像是一个可以容纳所有事物的地方。”山长”指的是远处的山脉,”去不分”则表达了大雁在飞行过程中与山川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大雁在空中飞翔时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整首诗通过对大雁群飞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之韵律。同时,诗人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