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河水发,康王城边秋可怜。
买鱼沽酒此村口,打鼓鸣锣何处船。
白昼蛟龙时一斗,中流日月晚双悬。
纷纷估客休回首,渔子清歌会渺然。

【注释】

河发:黄河在此处发水。七月七日: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七夕节。河水发:黄河在此处发洪水。

康王城边:指河南洛阳。康王:唐睿宗李旦(710—711),字元景,唐朝第四帝。公元712年,因太子李隆基谋害其父,被迫自缢,时年二十九岁。城边秋可怜:洛阳城边秋天景色凄凉。

买鱼沽酒:买鱼买酒。村口:村庄的入口处。

打鼓鸣锣:敲锣打鼓。何处船:哪里的船。

白昼蛟龙:指黄河中的蛟龙和水波。时一斗:时常有。中流日月:黄河在中间流淌,太阳和月亮都映照其上。双悬:悬挂。

估客:商人。休回首:不要回头看。渔子:渔民。清歌:清脆悦耳的歌。渺然:遥远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七月七日黄河发大水时的景象。诗人从登高望远、近处观察两个角度来写景,描绘出一种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壮观图景。

首句“七月七日河水发”,是说黄河在七月七日发水,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

第二句“康王城边秋可怜”。这里的“康王”是指唐睿宗李旦,他是唐代第七位皇帝,即唐中宗李显的叔叔。他即位时年号为“天宝”,因此后人称其为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这里用“可怜”来形容城边秋景,是因为诗人觉得这个时节的洛阳很荒凉,没有生气。

第三四句“买鱼沽酒此村口,打鼓鸣锣何处船。”是说诗人在村口买了鱼、买了酒,看到远处的船上有人在敲鼓、吹喇叭,非常热闹。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热闹非凡、生机勃勃的画面。

第五六句“白昼蛟龙时一斗,中流日月晚双悬。”诗人通过夸张手法,描绘出了一条条巨浪翻滚,仿佛蛟龙一样;而太阳和月亮则在黄河中倒映出来,仿佛悬挂在空中。这是对黄河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一种生动描绘。

第七八句“纷纷估客休回首,渔子清歌会渺然。”诗人在这里描写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一方面是繁忙的商贾们已经离去,不再回头;另一方面则是渔民们在清朗的月光下唱歌,生活宁静美好。诗人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黄河发大水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