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陈留雷雨深,大梁犹系望霓心。
当阶蝼蚁亦愁思,对面班鸠空好音。
河朔楼台安避暑,塞垣金鼓助沾襟。
江蓠憔悴黄尘满,寂寞鱼龙何处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闻旁郡雷雨
译文:听到邻近的郡县正下着一场猛烈的雷雨。
注释:旁郡,指邻近的郡县,这里特指元稹所在的洛阳地区。雷雨,是指天空中雷电交加的天气现象。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听到雷声和雨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雷雨天气的好奇和惊讶之情。尉氏陈留雷雨深
译文:在尉氏县(位于今河南许昌附近)和陈留郡(位于今河南开封附近)都下起了大雨。
注释:尉氏县和陈留郡都是古代地名,这里特指元稹所在的地方。雷雨深,是指雷声轰鸣,雨势猛烈,形容雷雨天气十分严重。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雷雨天气的严重性,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大梁犹系望霓心
译文:在大梁城内,人们仍然挂起彩旗,期待着彩虹的到来。
注释:大梁,是指当时的首都东京城(今河南开封),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彩旗,是指在晴天时悬挂在旗帜上的彩色丝绸布,用来装饰和祈福。霓,是一种彩虹,这里指代彩虹。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人们挂彩旗等待彩虹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的期望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然现象的关注和重视。当阶蝼蚁亦愁思
译文:即使是小小的蚂蚁,也因为大雨而感到愁苦。
注释:蝼蚁,是一种微小的昆虫,生活在地下或潮湿的环境中。愁思,是指感到悲伤和忧愁。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小昆虫因大雨而感到愁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的感受和同情之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关爱之情。对面班鸠空好音
译文:对面山中的斑鸠,虽然能够发出悦耳的鸣叫声,但也只能在空中盘旋飞翔,无法停留在地面上。
注释:班鸠,是一种鸟类,以其鸣叫声优美著称。好音,是指美妙的声音,这里指斑鸠的鸣叫声。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山中斑鸠只能在空中飞翔而不能停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河朔楼台安避暑
译文:在河朔地区的楼台中,人们可以躲避炎热的夏天,享受清凉。
注释:河朔,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等地。楼台,是指古代建筑中的楼阁和高台。避暑,是指躲避炎热的天气而寻找凉爽的地方。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河朔地区楼台的描述,展现了古人避暑的场所和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重视。塞垣金鼓助沾襟
译文:在边疆的城墙上,士兵们用金鼓声驱赶着蚊虫,让它们远离人们的衣物。
注释:塞垣,指的是边塞上的城墙。金鼓,是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的金属打击乐器。沾襟,是指衣服被汗水浸湿而感到不适。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士兵们驱赶蚊虫的场景,表达了战争带来的艰辛和痛苦。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和危害。江蓠憔悴黄尘满
译文:江蓠草生长的地方已经枯萎凋敝,黄尘弥漫,一片荒凉景象。
注释:江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湿地或河岸旁。憔悴,是指身体消瘦或精神不振的样子。黄尘满,是指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灰尘。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江蓠草生长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担忧和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呼吁。寂寞鱼龙何处吟
译文:在这样的环境中,鱼儿和龙在哪里吟唱呢?
注释:鱼龙,在这里泛指水生动物,如鱼和龙等。吟唱,是指歌唱或吟诵。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鱼儿和龙不再吟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谐美好世界的向往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态环境平衡和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