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霁隔城江色来,僻居春暮径花开。
当门银杏有千岁,穿叶黄鹂能百回。
南徼云沙曾杖钺,北山薇蕨且衔杯。
波深五月鲥鱼至,独钓吟行鸥不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新霁隔城江色来”,新雨过后,晴空万里,隔着城邑的江水也泛着碧澄的光泽。“僻居春暮径花开”,春天的傍晚,小径上花儿盛开,显得格外幽静。这两句写景,描写清江彭君居住地的自然景色。

“当门银杏有千岁,穿叶黄鹂能百回。”银杏树高达三十几米,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树龄达千年以上。“黄鹂”即黄莺。“穿叶黄鹂”句意:黄莺在树枝间来回穿梭,叫声婉转悠扬。

“南徼云沙曾杖钺,北山薇蕨且衔杯。”这两句写彭君过去的生活经历。据《晋书·谢安传》,谢安曾任广州刺史,曾以杖击地而歌曰:“白云初生为阳景,白云终落为阴霜。今日看尽阳景飞,明年还见阴霜归。所恨积翅不得高,未知谁能测阴府?”这里的“云沙”指代白云。“北山薇蕨”句意:在北山野地里采集薇蕨。“杖钺”指权杖。这两句写彭君过去的生活经历。

“波深五月鲥鱼至,独钓吟行鸥不猜。”这两句写彭君过去的生活经历。据《晋书·张翰传》,张翰任洛阳主簿,因思家乡鲈鱼鲙味而弃官而去。这里以“独钓吟行鸥不猜”暗指张翰。这两句写彭君过去的生活经历。

【答案】

译文

新雨之后,晴空万里,隔着城邑的江水也泛着碧澄的光泽。春天的傍晚,小径上花儿盛开,显得格外幽静。银杏树高大挺拔,树干粗壮,枝叶繁盛,树龄达千年以上。黄鹂在树枝间来回穿梭,叫声婉转悠扬。在北山野地里采集薇蕨,手持权杖拄地而歌。五月时节,大江深处,鲥鱼逆流而上。我独自垂钓,吟咏而行,白鸟鸥鹭并不猜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清江彭君隐居生活的回忆与赞美诗作。全诗从“新霁”起笔,先勾勒出一幅江畔景色:新雨过后,晴空万里,隔着城邑的江水也泛着碧澄的光泽;春光明媚,花红柳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杨柳依依,鸟儿欢叫。接着写彭君隐居的生活环境。他居住在偏僻的山村之中,门前有一株古老的银杏树,已有千岁了。黄鹂在枝间穿梭,鸣声婉转动听。诗人还写到彭君曾在北山采集薇蕨,手持权杖拄地而歌。最后写他在五月时节独自垂钓,吟咏而行,白鸥也不猜疑。

诗人抓住几个关键性的细节,把彭君的隐士生活写得生动传神。首句“新霁隔城江色来”中的“新霁”二字点明时间,写出了春日里雨过天晴的清新之景。接着写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的景色。“僻居春暮径花开”一句,不仅描绘出了春天的美景,更写出了彭君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穿叶黄鹂能百回”中,诗人用黄鹂在树枝间来回穿梭,鸣声婉转动听的意象,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南徼云沙曾杖钺”,这句中“南徼”指的是南方边境地区,“云沙”是说云气弥漫,沙尘飞扬,而“曾杖钺”则是指曾经担任军权重任的意思。这句诗既表明了彭君过去的军事生涯,又暗示了他曾经经历过战乱,但如今已远离纷扰,过着闲适恬淡的生活。“北山薇蕨且衔杯”中的“北山”指的是北方的山野之地。“衔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采摘薇蕨时的忙碌景象。彭君在北山采集薇蕨,手持权杖拄地而歌。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彭君生活的艰辛,还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他的豁达胸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波深五月鲥鱼至,独钓吟行鸥不猜”这一细节描绘出了彭君独自垂钓的情景。五月时节,大江深处,鲥鱼逆流而上。诗人独自垂钓,吟咏而行,白鸟鸥鹭并不猜疑。这两句既表现出了彭君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