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双灯倚碧滩,江云蔼蔼覆春湍。
中年独觉沧洲稳,直道谁非行路难。
坐里旌旗环汇泽,花时金鼓发长安。
时危故国思芳草,懒慢先君得桂冠。
【注解】
- 仰头遇友:仰头,仰望。遇,碰见。友:朋友。
- 双灯:即“双炬”,指船上的灯火。倚碧滩:倚靠着青翠的江岸。
- 蔼蔼:形容云气浓厚的样子。春湍:春水。
- 沧洲:泛指江湖。沧,苍色。
- 行路难:比喻人生道路艰难曲折。
- 汇泽:聚集在水边。
- 长安:古都城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 时危故国思芳草:意谓国家危急之时,怀念故乡的花草树木。
- 懒慢:懈怠迟缓。先君:指已故的父亲。得桂冠:获得桂冠,即科举及第。
【赏析】
此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个人命运的忧虑和无奈之情。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江上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生的深切思考。
首句“舟夜双灯倚碧滩,江云蔼蔼覆春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上夜景。诗人站在船上,依靠着青翠的江岸,眺望着远方的春水,江面上云气浓密,仿佛给春天的水流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两句通过对江上夜色的描绘,为后面的抒情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两句“中年独觉沧洲稳,直道谁非行路难。”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到了中年,却依然感到漂泊不定,心中充满了困惑和无奈。他感慨地说,人生的道路本来就充满艰难曲折,更何况是处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第三句“坐里旌旗环汇泽,花时金鼓发长安。”诗人继续描绘江上的景色,只见旌旗飘扬,旗帜在水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金鼓声声响起,犹如春风吹过花海一般。这两句通过对江上旌旗和金鼓声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
最后两句“时危故国思芳草,懒慢先君得桂冠。”诗人感叹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思念着故乡的花草树木;同时他也感慨自己曾经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获得了桂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江上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国家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晚年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