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冬初多白云,沙间烟满白鸥群。
经添雨雪湖非减,刈尽蒹葭路转分。
当岸女墙晴倒出,傍船木叶醉偏闻。
回头恐触蛟龙蛰,莫遣鸣笳彻暮曛。

【赏析】

《晚晴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组诗,共有两首。第一首写九月晦日西南陂再泛所见之景。“水上冬初多白云”一句,描绘出一幅水国寒天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清冷、幽美的基调;“经添雨雪湖非减,刈尽蒹葭路转分”,两句以反问句形式,写出了诗人对于湖上景色变化的感慨,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二首则写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山中景色。“当岸女墙晴倒出,傍船木叶醉偏闻”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诗人对于山中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慨和期待之情。

这首诗是苏东坡于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十五日在黄州与黄庭坚、秦观同游黄州西湖时所作的一组诗。

第一首:

【注释】

①“水上”:指江面。②“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太阳黄经达270°时,即每年公历12月21—23日间,为冬季的开始。③“冬初”:冬天开始的时候。④“白云”:指天空中的浮云。⑤“沙间”:指湖上的沙滩。⑥“烟满”:形容湖面上雾气弥漫。⑦“白鸥群”:指成群的白色大鸥。⑧“经添”:已经增加。⑨“减”:减少。⑩“刈尽”:割完。⑪“蒹葭”:一种水边植物,这里指芦苇。⑫“路转分”:指道路转处分开。⑬“当岸”:正当岸边。⑭“女墙”:古代城楼四周的矮墙。⑮“晴倒出”:阳光直射出来。⑯“木叶”:指树林中的树叶。⑰“醉偏闻”:指树叶因风而飘落的声音好像喝醉酒的人摇摇晃晃地走着。

【译文】

水面上冬天刚刚降临时就有许多白云,湖上的沙滩上烟雾弥漫,一群白色的大鸥在沙岛上盘旋。

经过降雪后湖里的水并不比原来少,收割芦苇之后道路转处分开。

正对着岸边的女墙上阳光射进来,船傍着树木叶子飘飘荡荡,传来阵阵响声。

回头一看恐怕惊动了蛰伏在洞内的蛟龙,不要让它发出鸣叫直到黄昏。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描写了湖面上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后两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篇优美的山水诗篇。

第二首:

【注释】

①“西山”:指黄州的南边的西山。②“东林”:指黄州的东边的山林。③“飞鸟”:指山上的飞鸟。④“归人”:指从山上回来的旅人。

【译文】

西山的树林里飞鸟在嬉戏,归来的旅人唱起歌来,歌声传得很远很远。

山中的道路弯弯曲曲,我独自来到山腰,抬头望见远处的山峰耸入云端。

我想起从前曾经在这里读书学习,现在又来到这里游玩,真是岁月无情啊!

【赏析】

此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感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一首:

【注释】

①“西北”:指南方。②“飞鸟”:指山中的飞鸟。③“归”:指从山中返回的旅人。④“云”:指云气。⑤“深树”:指密林深处的树木。⑥“径”:小路。⑦“遥岑”:指远处的山峰。⑧“青壁”:指青色的山壁。⑨“苍然”:形容山色苍莽迷蒙。⑩“空濛”:形容山色朦胧不清。

【译文】

西边的高山上有白云,飞鸟在深林之中嬉戏,归途的人唱着歌儿,歌声远远地传来。

山路弯弯绕绕地延伸开去,我来到山腰,看见远方的山峰矗立在云雾中。

我想起了从前曾在这里读书学习,如今又来到这里游玩,真令人感慨万千!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西山途中所见之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前两句描绘了西山上的美景,后两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乡愁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