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来杏花红,今来练花赤。
一花复一花,坐见岁年易。
新庄漫兴四首
昨来杏花红,今来练花赤。
一花复一花,坐见岁年易。
注释与赏析
- 昨日的杏花盛开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今日则变成了深红色的练花。
- 每一朵花都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与生命的流转。
昨来杏花红,今来练花赤。
一花复一花,坐见岁年易。
新庄漫兴四首
昨来杏花红,今来练花赤。
一花复一花,坐见岁年易。
注释与赏析
【注释】 可讶:可怪。 司徒庙:指东晋司徒王导祠。 孺子坟:指东晋孝子王献之墓。 哲人:贤人。 一哭:为王献之哭泣。 汉鼎:喻国家。 江畔草:指江边草,即“江浦草”的简称。 松上云:指松树之上的白云,即“松云”的简称。 车马客:指来往的车马宾客。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在徐州刺史任内,路过东晋司徒王导祠堂时,见门联上写着“门引江浦草”,下联写“榻留松云”。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南州:指南方。 不读南州传,谁知高士心:不读《南史》,不知高士的内心。 江城遗冢:江边的古城遗址上,有一座高士的坟墓。 春日古祠深:春天的阳光下,古祠堂显得幽深寂静。 竹鸟嘤嘤合:鸟儿在竹林中鸣叫,声音和谐。 松墙靡靡阴:松树的影子在墙上摇曳。 曲江千载碣:曲江边上有一块千年前的石头。 书罢泪盈襟:读完碑文后,眼泪流满了衣襟。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古人的诗
这首诗由八句组成,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象和情感。以下是逐句的解释与赏析: 1. 经长陵诣黄花镇(过长陵到黄花镇) - 注释:长陵是古代帝王的陵墓,黄花镇则是诗人经过的地方。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古都出发,经过一片荒凉的土地,最终到达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镇的场景。 2. 沙岭群峰会(沙岭上群峰汇聚) - 注释:沙岭,即山岭,这里指代连绵的山脉;群峰汇聚,意味着山峰众多,形成了壮观的山景。
韩文公祠 袁州山在城中,韩庙倚山清。 冕服前朝貌,文章百代名。 石苔犹马路,春竹自莺声。 立望潮阳近,翻翻海气征。 注释: 1. 袁州山在城中,韩庙倚山清。这句诗描述了韩文公祠的位置和周边环境。 2. 冕服前朝貌,文章百代名。这句话表达了韩文公的服饰和文章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3. 石苔犹马路,春竹自莺声。这句诗描绘了韩文公祠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春天里鸟儿的啼鸣。 4.
鹅湖书院 书院佛堂边,颓垣岭谷连。 四时僧酒扫,千古俨高贤。 立壁东莱毅,悬河子静偏。 众流终一海,流泪考亭前。 注释: 鹅湖书院: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的一座古代书院。 佛堂边:指书院旁边有佛堂。 颓垣岭谷连:形容书院周围环境荒凉,颓败的墙壁与山间的小径相连。 四时僧酒扫:指一年四季,僧侣们都会打扫书院,以示敬仰。 千古俨高贤:意为书院自古以来都是高贤的聚集地
徐苏二祠 孺子真高特,云卿崛后先。 挥锄傲汉冕,捆屦卧江烟。 宁饫糟糠毕,耻同贪浊全。 凄凉百代宇,怅望一潸然。 注释: 1. 孺子: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他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著称,被称为“孺子”。 2. 云卿:指汉代董仲舒,他是西汉著名的儒学大师和政治家,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3. 挥锄傲汉冕:形容自己像董仲舒那样在朝廷上敢于直谏,不卑不亢。 4. 捆屦卧江烟:形容自己像颜回那样清贫自守
武阳郡公祠 惠爱前人迹,追思后代心。 洪都观察庙,香火古江浔。 白日江山过,青松霜露深。 亦知精爽异,应厌鼓鼙音。 注释: 武阳郡公祠:指的是纪念武阳郡公的祠堂。 惠爱:对别人的恩惠爱护。 前人迹:指前人的足迹或事迹。 追思:思考怀念。 后代心:后代的心愿和心情。 洪都观察庙:位于江西南昌市的一座寺庙,名为“洪都观”。洪都观察是指宋代的名将李显忠担任江西洪州(今南昌)知府时的官职名称。 香火
胡蔓黄河限,秦亡紫塞存。 碛沙浮落日,寒雾宿疏墩。 哨马三边动,烧荒千里昏。 将军拜金印,白骨不曾论。 注释: - “胡蔓”是“胡地的边际”的意思,这里指代的是边塞地区。 - “黄河限”意味着黄河是边界的象征,这里的“限”字暗示了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和边界的意义。而“秦亡”则指的是秦朝的灭亡,这可能象征着一种衰败或不稳定的状态。 - “紫塞”是古代用以指代边关的地名
寺 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译文: 在没有见到空王(佛教传说中的佛)的寺庙里,谁能兴起浩劫之心? 像散花那样白色的大象,像铺地金那样闪闪发光。 水雾从屋上飞过,梁上的水珠像洒下的金子一样。 夕阳斜照到殿顶,一片阴影映在地上。 只有那些身穿官服的人,才喜欢去游览这美丽的云林寺。 赏析:
【注释】 银山寺:坐落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北的银山南麓,故名银山寺。倚铁壁:指背靠铁色山崖。天外:天空之外。削三峰:像刀劈一般从云中削出。下见:在下面看见。林中寺:指庐山东林寺,因建在山林中而得名。来闻午后钟:在傍晚时分听到寺院里的钟声。雷雨拔门松:指雷电击落松树而形成的门。西望诸陵接:向西远望,群山与诸陵相接。云成五色龙:云雾缭绕如五色龙腾舞。 【赏析】 这首诗写游庐山所见景物。首句“银山倚铁壁”
诗句: 落日没前滩,云移鸟欲还。 译文: 太阳沉入江水之前的小滩,云彩飘移鸟儿似乎要返回。 注释: “落日”指太阳即将落下;“没”是落的意思;“前滩”指靠近岸边的浅滩;“云移”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移动;“鸟欲还”描述了鸟儿想要返回的动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一幅宁静的江边景色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以“落日”“前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云彩流动、鸟儿归去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江上雨后的景象,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意境。诗句“日出青蘋湿,江浑路不分”以生动的笔触捕捉了雨后清晨的宁静与美景。通过“青蘋湿”和“江浑路不分”,诗人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清新和江水的混浊交融,形成了一种既纯净又混沌的自然美。此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人生境遇:美好而复杂,清晰而又模糊。 紧接着,“昨宵驱雨至,知是海南云”表达了诗人对昨夜雨过天晴的感慨
锡洲潭古怪,攸镇驿幽绝。 四围青山映,鹭栖满林雪。 注释:锡洲潭,地名。古怪,奇特、不同寻常。攸镇驿,地名。幽绝,形容非常偏僻寂静。四围,周围。青山,指四周的山。映,倒映。鹭,水鸟。栖,居住。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锡洲潭和攸镇驿的风景,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锡洲潭比作“怪石嶙峋”的大石山,将攸镇驿比作“幽静至极”的地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锡洲潭和攸镇驿的独特风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新庄漫兴四首 出城每自醉,斜阳坐芳草。黄鹂枝上鸣,花落有风扫 李梦阳,明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在《新庄漫兴四首其三》中,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中描述了一位诗人漫步于郊外,享受着斜阳和芳草带来的宁静时光。他不时停下脚步,陶醉于眼前的景色之中。 诗句“出城每自醉,斜阳坐芳草”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注意“径树团成盖”,“原草绿如剪”等词的运用效果。 【答案】 译文:小路两旁的树木像伞盖一样团团簇簇,原野的野草长势喜人,一片碧绿如剪。车马往来
``` 未有此庄时,对酒无处饮。 今来庄上游,却恨酒杯紧。 诗句释义: - 未有此庄时:指过去在这个地方尚未有这个庄园的时候。 - 对酒无处饮:指过去没有地方可以喝酒,因此无法畅饮。 - 今来庄上游:现在来到这个庄园中游历。 - 却恨酒杯紧:表达对当前饮酒时杯小酒少的遗憾和无奈。 译文: 在过去,我没有拥有这座庄园时,我常常找不到一个可以畅饮的地方。而现在当我来到了这个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