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西望自堪愁,耐可源泉向北流。
不见玉台歌舞处,可怜昔日帝王州。

西山西望自堪愁,耐可源泉向北流。

不见玉台歌舞处,可怜昔日帝王州。

【注释】:

归途览咏古迹并追记百泉游事八首(其一)

  1. 西山西望自堪愁:在西边的山眺望西,令人感到惆怅。2. 耐可:勉强,姑且。3. 源泉:水源,泉水。4. 向北流:往北流淌。5. 不见:没有看见6. 玉台:指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7. 歌舞:歌舞娱乐。8. 可怜:可惜、可悲。9. 昔日帝王州:往日的帝王居住之地。10. 赏析:《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当时诗人已离开夔州两年,重又回到故乡。诗人登上夔州的最高点——白帝城之巅,远眺故园,触景生情,感慨系之,遂有《登高》之作。全诗共八句四联,其中颔联最为著名。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壮丽图景,表现了诗人对国事家愁和个人遭遇的深沉感叹,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思想感情。此诗前四句为第一联,写诗人眺望远方,只见西面的群山连绵起伏,使人感到忧愁。而那北方的河流潺潺流淌,也让人难以平复心情。这两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愁思”和“流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首诗的表达更加丰富而深刻。
    译文:
    向西望去的山峦让我自感愁绪,无奈的是那源头向北奔流不息。
    没有看到当年玉台歌舞的地方,真可惜曾经是昔日帝王的都城。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登顶白帝城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眺望远处,只见西面的群山连绵起伏,使人感到忧愁。而那北方的河流潺潺流淌,也让人难以平复心情。这两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愁思”和“流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首诗的表达更加丰富而深刻。后两句写诗人没有看到当年玉台歌舞的地方,真可惜曾经是昔日帝王的都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