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故国花无数,客舍河头今数株。
绝代色孤终不掩,丹葩绿叶锦心须。
牡丹五首
第一首:
漫山故国花无数,客舍河头今数株。
注释: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客舍边河边看见牡丹的景象。”漫山”表示牡丹遍布整个山野,数量众多,”故国”则暗示了牡丹的故乡是中原地区。”客舍”指的是旅行中的住所,而”河头”则是河流的源头。”今数株”表明诗人现在所见的只是少数几株牡丹,与周围的繁花相比显得有些孤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受。他看到满山的牡丹,心中涌起对家乡的怀念;而他身处异乡,只能看到这少数几株,不禁感到孤独。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首:
绝代色孤终不掩,丹葩绿叶锦心须。
注释: 这里的“绝代”意味着牡丹的美丽无与伦比,即使它独自生长,也足以吸引众人的目光。”丹葩”是指红色的牡丹花瓣,”绿叶锦心须”则形容牡丹的花蕊如同锦绣一样美丽。整句话表达了牡丹虽然孤独但依旧美丽的特质。
赏析: 通过使用“绝代”一词,诗人强调了牡丹的独特之处,即使它独自一人,也能展现出其非凡的美。这种描写不仅赞美了牡丹的美貌,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第三首:
一丛花影入帘来,香远益清闻。
注释: 这句诗描述的是牡丹花的影子落在窗上,使得室内充满了香气。”一丛”指的是牡丹花朵的数量,而”香远益清闻”则形容随着距离的增加,香气变得更加清新和明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花香的描述,传达了牡丹带给人们的舒适和愉悦。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牡丹盛开的环境中,感受到它的芬芳和美丽。
第四首:
玉树琼枝映日新,天工造物非人伦。
注释: 这里用“玉树琼枝”来形容牡丹的花朵美丽如玉树临风,晶莹剔透。”照日新”则形容牡丹在阳光下更加光彩夺目,如同新的太阳般耀眼。”天工造物非人伦”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创造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美丽形态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敬畏。诗人认为自然界的造化是如此神奇,以至于令人无法用人类的伦理去衡量。这种对自然的崇拜和尊重,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第五首:
何须金弹试垂杨,自有春风解送香。
注释: 这里的“金弹”指的是用来驱鸟的弹弓,而“试垂杨”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诗人认为不需要用金弹来驱赶鸟儿,因为春风已经足够将花香送到每一个角落。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信任和顺应,以及对春风带来的美好感受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风的描述,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诗人认为自然界的力量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无需人为干预。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