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较梨花憎太白,纵多桃李叶全无。
何如翠袖红妆倚,的的黄须锦瓣扶。
下面是对《步庭海棠下四首》的赏析:
诗句翻译
- 若较梨花憎太白:与白梨花相比,我更厌恶这花。
- 纵多桃李叶全无:即使有桃和李,它们的叶子也全都消失。
- 何如翠袖红妆倚:不如翠袖红妆的人靠在那里。
- 的的黄须锦瓣扶:那黄色胡须和华丽的花瓣在扶摇而上。
译文
沉香亭上已多欢,梦入昭阳月色寒。
若使天香亦倾国,君王应更倚阑干。
独恨无香恐未真,纷纷蜂蝶底相亲。
俗传定欲烧银烛,绝代谁为照睡人。
诗词解析
- 沉香亭上已多欢,梦入昭阳月色寒:诗人通过描绘沉香亭上的欢乐场景,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他也将梦境带入了昭阳殿,以表达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记忆的渴望。
- 若使天香亦倾国,君王应更倚阑干:诗人认为如果这种花香能倾倒国家,那么君王就应该倚靠在栏杆上。这反映了他对国家和君王的关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独恨无香恐未真,纷纷蜂蝶底相亲:诗人感叹自己没有闻到这种花香而感到遗憾,同时也担心这种花香的真实性。他认为蜜蜂和蝴蝶都亲昵地围绕着它,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这种花香的喜爱和珍视。
- 俗传定欲烧银烛,绝代谁为照睡人:诗人用俗传的故事来表达他对这种花香的赞美,认为它是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够与之相比。同时,他用“谁为照睡人”来比喻这种花香的珍贵和独特,表达了他对这种花香的敬仰之情。
- 赏析:这首诗以沉香亭上的美好时光为背景,通过对花香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沉香亭上已多欢:沉香亭是一个充满香气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这里的“多欢”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
- 梦入昭阳月色寒:昭阳殿是古代的一个宫殿,这里充满了神秘和美丽。诗人将自己比作梦中人,将梦境带入了昭阳殿,以此来表达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若使天香亦倾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花香的赞美。他认为这种花香的美丽程度足以倾国倾城,足以让人为之倾倒。这不仅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美的追求。
- 君王应更倚阑干:这句诗表明这种花香足以让君王驻足欣赏,甚至愿意倚靠在栏杆上。这表明诗人认为这种花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值得人们去品味和欣赏。
- 独恨无香恐未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花香的遗憾和担忧。他担心自己无法亲自闻到这种花香,因此感到遗憾和担忧。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于无法亲身体验的遗憾。
- 纷纷蜂蝶底相亲: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蜜蜂和蝴蝶围绕在花朵周围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花朵的美丽和吸引力。
- 俗传定欲烧银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花香的独特之处的认识。他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稀有和珍贵的花香,如同传说中的银烛一般,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体验到它的美妙。
- 绝代谁为照睡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花香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这种花香是如此的珍贵和独特,以至于无人能够与之相比,就像历史上的绝世佳人一样难以超越。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沉香亭上的美好时光以及诗人对花香的赞美和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刻,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