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韧为席,柏以劲为薪。
君子忧治世,愚者幸不辰。
张罝以待兔,雉也菑其身。
物理虽云殊,罹脱各有因。
浮沙卷奔藿,朔吹扬惊尘。
日暮临大道,怅望曷能陈。
【注释】
杂诗六首:指《古诗十九首》中的第6、7、8、9、10、11首。杂诗,即非正体诗。以杂体相和,故名。
茅以韧为席:用坚韧的茅草编成的席子。
柏以劲为薪:用坚硬挺直的柏木作柴火。
君子忧治世:君子忧虑的是治理国家。
愚者幸不辰:愚人有幸没有遭遇不幸。
张罝(jū):设网捕兔。罝,捕鸟兽的竹篱。
雉也菑其身:雉被张罝所伤。菑,同“疮”。
物理:万物的道理。
罹(lí)脱:遭受祸难。《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地运行强健有力,君子要效法它,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强大起来,不受外物的侵害。这里的“罹”与“罹”不同,“罹”是遭受的意思。
各有因:各自有原因。因,缘故,原因。
卷扬风尘:旋风扬起灰尘。
怅望曷能陈:惆怅地遥想当年。曷,何,怎么。陈,陈设,陈列。
【译文】
茅草编织的席子用坚韧的茅草编成,柏木做成的柴火用坚硬挺直的柏木做柴,君子担忧的是治理国事,愚人庆幸自己没有遭遇不幸。
张设陷阱等待兔子,却伤害了野鸡;万物的道理虽然不同,但遭受祸难的原因各不相同。
旋风席卷起飞扬尘土,日暮之时我独自站在大道之上,惆怅地遥想昔日。
【赏析】
《杂诗六首》,共六首,都是抒情言志之作。此诗以抒发忧世之感为主。开头两句写诗人对于时世的看法。认为人们应该以正直、坚韧的品质去面对生活,而不应沉溺于享乐之中。接着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认为人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的感受。他感到孤独无助,只能独自面对着苍茫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绪和困惑。这种心境使他深感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也更加激发了他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展望。他认为尽管现在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这也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坚定决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抒发诗人的忧世之心,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认知和感悟。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也非常丰富,既有深沉的忧思又有豪迈的气概,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