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方浃辰,居然届寒腊。
澄空暮霜敛,云物次吐纳。
眷念河关阻,怅望三川楫。
城阴多悲风,驰景杳难接。
遥忆鹿门驾,缅轸冯欢铗。

【注释】

驰景:指日月运行。驰,奔驰。景,日月。浃辰、届寒腊:浃,满。辰,时间。届,到达。寒腊,寒冬腊月。澄空:晴朗的天空。次:次第,依次。眷念:牵挂。河关阻:黄河的险峻。怅望:惆怅地远望。三川:指四川的三条大河。冯欢铗(xiè jié):《庄子·让王》中楚相国叶公子高曾作过冯欢之剑,后以冯欢铗比喻宝剑。

【译文】

太阳刚刚升到正午,就已接近寒冬腊月。

天高气爽,暮时霜气敛敛,云彩景物依次吐纳。

我牵挂着河上的险阻,惆怅地眺望着长江和嘉陵江。

城阴处多悲风,日月星辰奔驰,难以遥接。

想起当年鹿门山时骑马出游,心中无限感慨,怀念冯欢之剑啊!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开元十二年(724)在长安时写的。诗人在长安为官时,因遭权贵谗言排挤,被降职到东都洛阳。他心情抑郁,于是写了《驰景篇》寄给洛阳的友人元丹丘。

首联“小至方浃辰,居然届寒腊”。开篇即点明时间,冬至刚过,寒冬腊月就要来临了。这短短十个字,把时间、季节、天气、气候等几个方面的信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为下文的抒情蓄势。

颔联“澄空暮霜敛,云物次吐纳”。诗人由日出而联想到日落,从初日之晨到黄昏之时,天空中的霜气也由盛转衰。此时云物也按规律变化,由白昼之云转为夜晚之云,再由夜晚之云转为早晨之云。这里,诗人用“澄空”“暮霜敛”“云物次吐纳”这几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冬日晴空下万物静谧、生机勃勃的画面。

颈联“眷念河关阻,怅望三川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站在洛阳的高处放眼望去,看到河水奔腾不息,想到了家乡的黄河,想到自己不能回家的遗憾与无奈。诗人用“眷念”二字表现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尾联“城阴多悲风,驰景杳难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诗人看到洛阳城中阴郁的天气,又想到日日夜夜奔波不息的日月星辰,它们无法靠近自己的内心,只能遥遥相对。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日月星辰人格化,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冬日景色、抒发思乡之情、表达内心孤独寂寞之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