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昔居紫荆关,日登燕峤望吴山。
逢人颜色郁黯黕,对酒涕泗交潺湲。
使君南向金陵去,孤帆夜拂春天树。
旅枕常欹月落时,梦魂先到云飞处。
杨子江头青草斜,大孤山前开杏花。
行人三月重回首,游子一年初到家。
出门烟草满芳甸,凤凰台接麒麟殿。
游陌联翩追宿娱,墨场婉㜻罗宾宴。
人生意气无南北,白马青袍动江色。
即看舣舸石头城,还闻税鞅钟山侧。
钟山崒嵂压秦淮,燕赵风云入望来。
芙蓉秋雁多愁思,问君何日锦帆回。
刘子有金陵之差遂便觐省
诗句解析:
使君昔居紫荆关,日登燕峤望吴山。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使君(可能是古代官员)曾经居住在紫荆关,每天登上燕峤远眺吴地的山川。紫荆关可能位于今天的某个地理位置,而燕峤则是吴地中的一个山峰或景观。逢人颜色郁黯黕,对酒涕泗交潺湲。
此句描述了与人们的相遇,他们面带忧愁,情绪低落。饮酒时,人们流下了眼泪,泪水如同潺潺的流水一样。使君南向金陵去,孤帆夜拂春天树。
这里提到了使君即将前往金陵(今江苏南京),在夜晚独自乘坐一叶孤舟,轻轻拂过春天的树梢。旅枕常欹月落时,梦魂先到云飞处。
诗人经常倚靠在旅行中的枕上,当月亮落下时,他的梦境已经到达了云朵飘飞的地方。这表达了他对于未来旅途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孤独旅途中的心理活动。
译文:
昔日使君曾居紫荆关,日观燕峤望吴山。
见人面色忧郁如烟暗,对饮之时泪满襟裳。
使君向南赴金陵,孤舟夜行拂春树。
枕旁常歪月已落,梦境先到白云游。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使君在旅途中的情感体验和自然景象的互动。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色彩、声音和动作的精细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动态的旅程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