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风飒飒树叶赤,秋林紫气丹丘积。
问君胡为坐石根,微吟极望天云昏。
南归舟楫杳将滞,故园花莺当复存。
浚仪张生好作笔,貌尔形似兼其魂。
细模妍描岂乏手,传真水月烟中柳。
意气朗如千里骨,精神合居万人首。
忆昨观君飞射时,弯弧走马实男儿。
更求张笔须传此,欲识豪雄岂啻诗。

【注释】

岩:山岩。飒飒:形容风声。树叶:指枫叶。赤:红色。秋林紫气:秋天的山林中弥漫着紫色的云雾。丹丘:神话中的神仙居所,此处借指高远、神秘的境界。微吟:轻轻吟唱。极望:仰望。天云:天空中的云彩。杳将滞:音节拖得很长,意谓归途遥遥无期。故园:故乡。花莺:黄莺。浚仪:地名,位于今河南开封市。张生:即浚仪县令张彦先。笔:指绘画或书法。貌尔:形容形貌。兼其魂:比喻神韵。细模妍描:用精细的手法来描绘美好的面容。传真水月烟中柳:形容画得如水中的月亮和烟雾中的柳树一般朦胧迷离。意气:气概;精神。朗:明亮。骨:骨骼。精神:精神风貌。万人首:众人的头面。豪雄:英雄豪杰。

【赏析】

这首《郑生画像歌》,是一首咏画之作,诗人郑思肖以诗的形式,对郑生画像作了热情赞美。

郑生画像歌

岩风飒飒树叶赤,秋林紫气丹丘积。

问君胡为坐石根,微吟极望天云昏。

南归舟楫杳将滞,故园花莺当复存。

浚仪张生好作笔,貌尔形似兼其魂。

细模妍描岂乏手,传真水月烟中柳。

意气朗如千里骨,精神合居万人首。

忆昨观君飞射时,弯弧走马实男儿。

更求张笔须传此,欲识豪雄岂啻诗。

【注释】

岩风飒飒:形容秋风劲吹的声音。树叶:泛指树木上的叶子。丹丘:神话中的山名,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仙境。

胡为:为什么。坐石根:坐在石头上休息。微吟:小声吟哦。

南归舟楫:向南回乡的船船桨。杳将滞:音节拖得很长,意为回家无期。故园:故乡。花鸟:春天的景色。当复存:应当存在。

浚仪: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浚仪镇。张生:浚仪县令张彦先。笔:指绘画或书法。貌尔:形容形态。兼其魂:比喻神情气质。形似兼其魂:意思是说画得像真人一样,既有形又具神。

细模:精心地刻画。妍:美丽。描:画。岂:疑问词。竭(jié):尽。

传真:形容画工技艺高超。水月:像水月镜花一样模糊的景象。烟中柳:在雾气缭绕的烟雾中,像柳树一样的轮廓。

意气:精神气概。朗如:明亮如同。千里骨:形容人的骨骼像千里马一样高大魁梧。精神:指人的精神风貌。

万人首:形容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的样子。

忆昨:昨天。飞射:骑马射箭,代指战斗。弯弧走马:形容骑马奔驰的样子。实男儿:确实是男子汉大丈夫。

更求:再次寻求。张笔:请张彦先作画。传此:把这幅画流传下去,让后人知晓豪士的风采和壮志豪情。岂啻:不仅,不只。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郑思肖与好友张彦先的友谊以及两人共同抗金的经历,表达了他们不畏艰险、忠义报国的精神。

郑思肖与张彦先的友谊始于南宋末年(1279),当时郑思肖因反对元朝而被捕入狱,张彦先则在朝廷做官,但二人都坚决主张抗元。后来,他们被迫分开,分别在北方和南方各地辗转流徙。在元军占领杭州后,张彦先曾一度投降,但在元军内部掀起反元起义的浪潮中,他又被元军俘虏并送往燕京,最后又被送回江南。在此期间,他写下许多感愤之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题张彦先家庙壁》。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和对他的忠义精神的赞扬。

郑思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张彦先的描绘,赞颂了他英勇善战、忠诚报国的崇高品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关切之情。他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