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山色湖波,将春夜寂风和。
何事邻姬独哭,谁家金鼓时过。
客舍萧萧酒烛,归人杳杳关河。
览镜颜容尚在,方言儿女能歌。
南康除夕
夕阳山色湖波,将春夜寂风和。
何事邻姬独哭,谁家金鼓时过。
客舍萧萧酒烛,归人杳杳关河。
览镜颜容尚在,方言儿女能歌。
注释:
- 南康:地名,可能指的是江西的南康府,也可能是泛指一个地名。
- 夕阳山色湖波:夕阳下的山色与湖波相映成趣,景色宜人。
- 将春夜寂风和:春天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 邻姬独哭:邻居的姬妾独自哭泣。
- 谁家金鼓时过:哪家的金鼓声时不时地响起。
- 客舍萧萧酒烛:客人的旅店中,萧瑟的灯光下,酒烛摇曳。
- 归人杳杳关河:归途的人影渐渐模糊,仿佛消失在远方的关河之中。
- 览镜颜容尚在:看着镜子里的容颜,发现脸上的皱纹依然存在。
- 方言儿女能歌: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会唱当地的方言歌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夜景图。夕阳下的山色湖波相映成趣,春风拂面的夜晚,宁静而和谐。然而,在这样的美好夜晚,突然传来邻家的姬妾独自哭泣的声音,让人感到一丝凄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感慨。
诗中提到“何事邻姬独哭”,暗示了可能是因为家中发生了某些不吉利的事情,导致邻居的姬妾独自哭泣。这种情境增加了诗中的悲凉氛围。而“谁家金鼓时过”,则可能是描述远处传来的金鼓声,给人一种战争即将来临的感觉。这与宁静的夜晚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诗中还提到了“客舍萧萧酒烛”和“归人杳杳关河”。前者描写了客人旅店中的情景,后者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归途的迷茫与不确定。这两种场景的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和期待。
最后一句“览镜颜容尚在,方言儿女能歌”,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一种感慨。尽管岁月已经留下了痕迹,但是家人的关爱和孩子们的纯真笑容,让诗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乐观的态度,也是诗人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夜景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对家人、友情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