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去有何见,来之奚所闻。
愿客且宁坐,为子请敬陈。
丈夫志四方,出门辙同轮。
人心投合谐,匪必邻里亲。
长风会枯蓬,飘飘逐飞尘。
既东忽复西,聿谁究其因。
引觞就岐路,有怀庶能伸。

【注释】子:客人。何见:什么见解。奚所闻:说什么听闻。宁坐:静坐。敬陈:详尽地陈述。夫:丈夫。志四方,出门辙同轮:丈夫的抱负是走遍天下,车轮的痕迹也与别人一样。人心投合谐,匪必邻里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不一定只是邻里之间的关系。长风:顺风。枯蓬:干草捆成的蒲苇。飘飘:随风飘荡的样子。聿:语助词。究其因:究其原因。引觞:举杯。歧路:岔路口。有怀:有所怀念。

【赏析】此诗是诗人客居他乡,对来客的答辞。全诗以“客去”为首句,以“主人”为结句,结构谨严。起句“客去有何见”和末句“主人何为言”,都表现了诗人对待客人的虚心态度。中间十二句,分三层。第一层写朋友相见,要推心置腹,互相了解。“宁坐”,即邀请客人坐下谈。“敬陈”,即详尽地陈述。诗人希望朋友能像车轮一样,不问路途远近,始终与他同行。第二层是写人生道路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感情可以相通。“夫”指男子。“四方”,泛指全国各地。诗人希望朋友像他一样,胸怀大志,走遍各地,而不必计较是否与邻里关系亲密。第三层写人生的离合无常。人总是随着时势、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有时相聚,有时别离,这是必然的。但是,即使如此,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仍然可以相通。最后两句说,既然不能在一起共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诗人用“引觞”和“岐路”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