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晓泛东风骞,青萝夜入棠梨轩。
鹍鸡咽咽相唤去,印破西池碧玉痕。
栖玄主人贪晏起,片阴忽堕江城午。
吾知桃花终不言,何用欣欣解人语。

【注释】

君房:这里指晋代的张华,字子高。

荼蘼(tú mí):即荼蘼花。

骞(qiān):高升。

青萝:一种藤蔓植物。

棠梨轩:棠梨树之轩,即棠梨树之轩廊。

鹍(kūn)鸡:古时传说中的仙禽,鸣声如“远父”或“乌号”。

碧玉痕:用碧玉制成的印台,因印台上有痕迹,所以用碧玉比喻。

西池:汉宫名池,在长安城东。

栖玄:隐居于玄门。

晏起:晚睡早起。

片阴:一小块阴影。

江城午:江边的中午。

解人语:解人意。

【赏析】

这是写诗人对张华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全诗以张华自比,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写张华清晨泛舟东出,夜宿棠梨轩上,后两句写张华为了寻访隐士,竟至日暮才返回,并感叹桃花终不语。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写张华晨发晓出,夕归棠梨花下。首句“荼靡晓泛东风骞”,说张华乘着东风,泛舟东出,荼蘼盛开,东风劲爽,正是春游的好时光。次句“青萝夜入棠梨轩”,写张华夜宿在棠梨花下的轩中。“青萝”是香草,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士。“夜入”二字写出了张华的兴致勃勃,他喜欢这种清幽宁静的环境,愿意在这美好的夜晚,与棠梨相守。

第三句“鸪鸡咽咽相唤去”,写张华听到鹧鸪鸡的叫声,知道该回去了。这句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鹧鸪鸡的情态,使鹧鸪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也写出了诗人对张华的羡慕之情。

接下来四句写张华为了寻找隐士而日夜兼程,终于到了江边。这一句“印破西池碧玉痕”,是说张华来到西池,看见印台的痕迹,想到自己曾在此留下过足迹,不禁感慨万分。这里的“碧玉痕”既指印台,又指自己曾留过迹的地方,表现出了张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最后两句写张华为寻找隐士而日暮才回,却感叹桃花终究不开。“吾知桃花终不言”,是说自己深知桃花终不开的原因,因为它已经习惯了春天的繁华景象。“何用欣欣解人语”则是说,既然桃花已经不说话了,那么自己又何必去欣赏它的美丽呢?这里的“欣欣”指的是桃花盛开的样子,“解人语”则是说它能够表达人们的语言。

整首诗通过描述张华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非常生动优美,如“荼靡晓泛东风骞”、“青萝夜入棠梨轩”等句子都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