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作江门游,百尺楼高望隔洲。
一病移时空有梦,十年回首又登楼。
山光水色凝秋思,野树荒台起暮愁。
谁剪榛芜开塞路,梅花明月旧矶头。
【诗句解读与赏析】
- 少年曾作江门游,百尺楼高望隔洲。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年轻时曾经游览过江门的美景,站在高楼之上俯瞰远方,仿佛隔海相望。这里的“江门”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特定的景观点,代表了诗人曾经的旅游经历和对美好风景的怀念之情;而“百尺楼”则可能是指某种建筑物的高度,象征着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 一病移时空有梦,十年回首又登楼。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疾病而无法实现曾经的梦想,但十年后再次登上这座楼时,又勾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这里“一病”指的是诗人生病或遭遇困难,“移时”意味着时间过去很久;“空有梦”表示曾经有过美好的梦想或期望,但现实却无法实现;“回首”则表示回顾过去的事情或回忆曾经的经历;“又登楼”则意味着诗人再次回到了这个地方,重温了过去的回忆,同时也在寻找未来的出路或发展方向。
- 山光水色凝秋思,野树荒台起暮愁。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山水景色和心中所感受到的秋日之愁。这里的“山光水色”指的是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丽,而“凝秋思”则表示这些自然景色引发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野树荒台”则是指野外的树木和荒凉的台观,它们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凄美和孤独;“起暮愁”则表示这些景物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思绪,让他感到惆怅和不安。
- 谁剪榛芜开塞路,梅花明月旧矶头。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清除杂草和荆棘,为人们开辟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这里的“榛芜”指的是草木丛生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名字或景观点;“开塞路”则表示要打开封闭的路或让外面的人能够进入这个地方;“梅花明月旧矶头”则是指这个地方曾经有过美丽的梅花盛开的景象,并且还有着明亮的月光和古老的岩石,让人感到宁静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