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双阙曙,山翠渐霏微。
日映金宫上,云依玉殿飞。
万方秋贡入,千骑早朝归。
自笑何为者,缁尘满素衣。
晓望
鸡鸣双阙曙,山翠渐霏微。
日映金宫上,云依玉殿飞。
万方秋贡入,千骑早朝归。
自笑何为者,缁尘满素衣。
注释:
- 鸡鸣双阙曙:清晨的曙光照亮了长安的双阙(皇宫前两座高楼,象征帝王之居)。
- 山翠渐霏微:远处的群山在晨雾中渐渐变得朦胧而美丽。
- 日映金宫上:太阳的光芒照耀着金光闪闪的宫殿。
- 云依玉殿飞:云雾缭绕着玉殿,仿佛在宫殿周围飞翔。
- 万方秋贡入:四面八方的秋天贡品汇聚到京城。
- 千骑早朝归:成千上万的骑士们早晨出发,开始他们的朝拜任务。
- 自笑何为者: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 缁尘满素衣:身上的缁衣被尘土染得斑斑点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起来,眺望长安城的景象。诗人以“鸡鸣双阙曙”开篇,描绘了长安城的黎明景色,双阙象征着皇宫,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地位。接着,诗人用“山翠渐霏微”形容远处的群山在晨雾中的朦胧美,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然后,诗人用“日映金宫上”表现了阳光下金色宫殿的辉煌,以及宫殿在阳光下的壮丽景象。
诗人转向描述人物活动,“万方秋贡入”,描绘了各地向朝廷贡献秋天的特产;“千骑早朝归”,则描写了成千上万的骑士们早晨出发,开始他们的朝拜任务。这些场景都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风貌。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自笑何为者?”他自嘲地思考,自己为什么还要参与这种繁忙的社会活动?“缁尘满素衣”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身上的缁衣被尘土染得斑斑点点,反映了他内心的疲惫和无奈。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的清晨景象,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忙碌,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