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迢迢叹索居,侧身天地一蘧庐。
浮云白日悲歌里,秣马中原感慨馀。
未信文章雄海峤,肯将勋业问樵渔。
贾生才调应殊绝,千载犹闻痛哭书。

【注释】

1.长夏:夏季。迢迢:遥远的样子。

2.侧身天地:形容人的处境或地位卑微,只能以天地为伴。一蘧庐(qu lú):古人认为居无定处,所以把居所喻为“蘧庐”。

3.浮云白日:比喻世事变迁。悲歌里:悲伤的歌词。

4.秣马:喂马。中原:指中原地区,这里指国都。感慨馀:感慨未尽。

5.海峤(qiáo):海中高地,泛指远方。文章雄才:文采飞扬,才能出众。

6.樵渔(xiáo yú):砍柴捕鱼的人,借指平民百姓。

7.贾生才调:指贾谊的才华和文才。贾谊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痛哭书:指他因政治上遭遇不幸而作的《吊屈原赋》、《吊梁王赋》等哀伤的文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谭山人的一首赠答诗。谭山人,即谭嗣同,作者的友人,湖南浏阳人。作者曾与谭嗣同交游,并有《送谭君芝序》记述此事。

第一句说:漫长的夏季,我远离京城,独自住在南方,感叹自己像天地间的一个旅人。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厌倦的心理,同时也透露出他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

第二句说:我常常站在高处俯瞰大地,觉得自己如同一只孤独的鸟儿,只能与天地为伴。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第三四句说:我时常听到人们的悲歌,也看到他们辛勤劳作的情景。然而我却不信自己的文章能与那些伟大的学者相比肩,更不愿意把自己的功勋与那些普通百姓相提并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第五六句说:我曾经听说贾谊的文章雄辩无比,他的文才和才能都是非常突出的。而如今,他却因为政治上遭受不幸而发出了悲痛的呼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贾谊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正和黑暗。

最后一句说:我虽然不能像贾谊那样为国家献计献策,但我仍然希望能够像他一样发出自己的心声,让人们听到我那深沉的感慨。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