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贫众所恶,而乃士之常。
束书返故园,结屋瞰清江。
稍种门前柳,亦种墙下桑。
深居观元运,外物徒扰攘。
达人无不可,用行舍则藏。
固哉亚父辈,赤心龙战场。
剑术岂不精,奈何天命王。
【注释】:
贱贫众所恶:指贫穷的人往往受到众人的厌恶。
士之常:士人的常态。
束书返故园:把书本放回原处,即回家。故园,家乡、故乡。
结屋瞰清江:建造小屋俯瞰清凉的小河。
稍种门前柳,亦种墙下桑:稍加种植门前的杨柳,也种植在墙下的桑树。
元运: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或自然的变化。这里指宇宙的自然规律。
外物徒扰攘:外界的事物只是扰乱骚动而已。
达人无不可:有智慧的人没有办不到的。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无不可,没有办不到的意思。
用行舍则藏:根据事物的性质,该使用则使用,该收藏就收藏。
固哉亚父辈:坚定啊,像亚父(张良)这样的前辈。
赤心龙战场:怀着一颗红心,像战场上的英雄一样勇往直前。
剑术岂不精:剑术难道不精湛吗?难道不是吗?精,精通、熟练、高超。
奈何天命王:但命运却注定要成为君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述怀五首》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共有五首,这是第二首。此诗主要写诗人对世事的看法和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的胸襟气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首联“贱贫众所恶,而乃士之常”两句说:“我贫贱,被人看不起,但这也是士人的常情。”这里的“贱贫”是指作者自己所处的境况,也就是贫困、卑贱。然而,这种境况却是士人常常面对的。因为士人往往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才能,而这两者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因此,贫贱就成了士人的一种常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对此感到满足或无所谓。相反,他对此深感痛苦和无奈。所以,他接着说:“束书返故园,结屋瞰清江。”这句诗的意思是,他把书本收好,回到家乡,建造房屋,俯瞰清澈的小河。这里的“故园”,指的是家乡、故乡或者出生地。“结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建造房屋或定居下来。“瞰”,是俯瞰的意思。而“清江”,则指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河。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虽然身处贫困之中,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相反,他选择回到家中,安心地生活和发展自己的事业。
颔联“稍种门前柳,亦种墙下桑”两句说:“稍微种些门前的柳树和墙下的桑树吧!”这里的“稍种”可以理解为种植或培育的意思。“门前柳”和“墙下桑”,都是作者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而采取的措施。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可以带来一些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美化环境。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可以让作者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
颈联“深居观元运,外物徒扰攘”两句说:“我深深地待在家中,观察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外面的世界只是一些扰攘不安的东西而已。”这里的“元运”,指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或自然的变化。“深居观元运”,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来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的变化。而“外物徒扰攘”,则是指那些外在的事物只是不断地干扰和动荡而已。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淡定。他没有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考。
尾联“达人无不可,用行舍则藏”两句说:“通达事理的人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根据事情的性质,应该使用就使用,该收藏时就收藏。”这里的“达人”,可以理解为通达事理的人或有智慧的人。“用行舍则藏”,则是说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决定是否使用或收藏。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世事的看法和态度是非常豁达和明智的。他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去做。对于那些符合自己原则和价值观的事情,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而对于不符合自己原则和价值观的事情,就应该谨慎地对待并适时地收藏起来。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也展现了他的成熟稳重。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看法和人生态度。他以“贱贫”为引子,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述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示了他对于名利得失的看法以及他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执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