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还今日,韶光易云徂。
今年复明年,万物递荣枮。
人徒为物灵,而于物不如。
贵贱共奔走,攘攘混尘途。
不见南山松,青青千岁馀。
不见蓬海鹤,翩翩长与俱。
念哉此人世,几许竟成虚。
【注释】
昨日还今日,韶光易云徂: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又到来了。韶光,美好的时光。云徂,指时间飞逝,像云一样飘忽不定。
今年复明年,万物递荣枮:今年过去了,明年又将到来,万物在不断繁衍、更新。递,逐渐;枮,繁茂。
人徒为物灵,而于物不如:人们徒然是物体的一部分,然而对于万物来说,却比不上它们。徒,徒然,白白地。
贵贱共奔走,攘攘混尘途:地位高的人和地位低的人都在不停地奔波,混杂在一起走在尘世的道路上。攘攘,纷杂的样子。
不见南山松,青青千岁馀:看不见南山上那棵千年的松树了。南山松,指终南山上的松树。
不见蓬海鹤,翩翩长与俱:看不见蓬莱海的仙鹤了,它依然自由自在地与我同在。蓬海,蓬莱山。海鹤,传说中的海中仙禽。
念哉此人世,几许竟成虚:想想这人间,有多少东西最终都成了虚幻。念哉,感叹啊。几许,多少。
【赏析】
此诗以对“韶光易云徂”“万物递荣枮”等自然景物的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促、世事无常的感慨。首联写时间之快,韶华易逝;颔联写人事更替,岁月匆匆;颈联写万物生灵,各有千秋;末联抒发人生哲理,慨叹世事如烟。全诗意境清远,韵味悠长。
这首诗以四句一联的形式展开对人生、世事的深刻反思。
“昨日还今日,韶光易云徂。”诗人用对比手法,指出时间的流逝之快,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瞬息即逝。这里的“韶光”,指的是美好时光,“易云徂”则是指时间像云彩那样飘忽不定,转瞬即逝。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透露出他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忧虑。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成为诗歌的核心情感线索。
“今年复明年,万物递荣枮。”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万物的生命周期和更迭。这里的“万物”既包括植物,也包括动物等生物种类,他们各自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展现不同的生命状态。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对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的赞美和敬畏。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人徒为物灵,而于物不如。”诗人进一步深入思考了人与物的关系。在这里,“人徒为物灵”指的是人类只是世间万物之一,与其他事物相比并无优劣之分;而“于物不如”则是指人类无法超越其他事物,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高度质疑,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贵贱共奔走,攘攘混尘途。”诗人描述了人类社会中人们的忙碌和奔波。这里强调了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而是混杂在一起,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不见南山松,青青千岁馀。”诗人通过描绘南山上的一株古松,表达了对永恒存在的事物的赞美和向往。这里的“千岁馀”指的是古松历经千年仍然郁郁葱葱,象征着永恒和不朽。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永恒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不见蓬海鹤,翩翩长与俱。”诗人再次提及蓬莱海的仙鹤,描绘了它在茫茫大海中的自由自在。这里的“翩翩”形容其轻盈优雅的姿态,而“长与俱”则表示它始终陪伴着诗人左右,共同经历风雨。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仙鹤的美丽与神奇,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念哉此人世,几许竟成虚。”诗人最后总结自己对人世间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短暂,世事多变,许多事情最终都会变得虚无缥缈。这里的“几许”指的是数量或程度,“终成虚”则表示一切都将消逝,留下无尽的遗憾。这种感叹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处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