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种树癖,性禀由孩提。
五岁艺菽麦,幪幪辄成畦。
七岁读书暇,封植靡他为。
九岁已悟达,益谙相土宜。
百谷暨蔬果,根荄日敷移。
行年十三四,把笔耽文词。
朝诵橐驼传,夕歌生民诗。
始祖出姜嫄,艰食肇播施。
奄然即邰室,德教万古垂。
嗟哉丁末裔,心好同规规。
欣逢尧舜君,委身常恐迟。
中原遇龚遂,与尔争先驰。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从小喜欢种树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生有种树癖,性禀由孩提。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小就有一种对种树的喜爱之情。这种喜好可能源于他的天性和童年时期的经历。
  1. 五岁艺菽麦,幪幪辄成畦。
  • 五岁的诗人开始学习种植豆类和小麦。他很快就能够熟练地完成这项工作,并把田地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显示了他对农事的热爱和对土地的尊重。
  1. 七岁读书暇,封植靡他为。
  • 七岁的诗人利用闲暇时间读书。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选择在空闲时间进行园艺活动,如种植树木、花草等。这表明他善于平衡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并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1. 九岁已悟达,益谙相土宜。
  • 九岁的诗人已经能够理解土壤的性质和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这表明他在园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
  1. 百谷暨蔬果,根荄日敷移。
  • 诗人不仅种植了各种粮食作物,还种植了各种水果和蔬菜。他每天都关注着这些植物的生长状况,并及时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显示了他的细心和对农业的重视。
  1. 行年十三四,把笔耽文词。
  • 当诗人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他开始沉迷于文学创作。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文学技巧和表达能力。这表明他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追求。
  1. 朝诵橐驼传,夕歌生民诗。
  • 早晨,他阅读关于骆驼的故事;晚上,他又吟唱关于百姓生活的诗歌。这表明他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并在其中汲取营养和灵感。
  1. 始祖出姜嫄,艰食肇播施。
  • 诗中提到始祖是出自姜嫄,艰苦的生活促使她播种。这反映了古代农民对于辛勤劳动和播种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尊重。
  1. 奄然即邰室,德教万古垂。
  • 突然之间,祖先就居住在了邰邑(今陕西省扶风县),他教导人们道德和教化,一直延续到今天。这表明了祖先们对后代子孙们的教育和传承的重视。
  1. 嗟哉丁末裔,心好同规规。
  • 可惜的是,作为后来者,我仍然无法完全理解祖先们的智慧和教诲。尽管如此,我仍然渴望追随他们的足迹,努力实践他们的思想。
  1. 欣逢尧舜君,委身常恐迟。
  • 幸运的是,我有机会遇到了像尧舜这样的君主。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总是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跟上他们的步伐。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于时机的重视。
  1. 中原遇龚遂,与尔争先驰。
  • 在中原地区,我遇到了龚遂这位贤明的官员。他鼓励人们奋发进取,争取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这使得我感到鼓舞和振奋,决心要与他一起竞争,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首诗通过对种树、读书、吟诗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文化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先辈们的尊敬和对自身发展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