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种南山下,青青玉露中。
舞衣春酒熟,卷幔彩云通。
短发垂堂白,寒灯伴女红。
周南千载上,应想葛覃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萱种南山下”,萱草生长在南山之下,是母亲种的;“青青玉露中”,萱草在嫩绿的玉露中长出;“舞衣春酒熟,卷幔彩云通”,春天的节日里,母亲为女儿们准备舞衣和美酒,把窗帘卷起,让彩云般的云朵从窗外透进来;“短发垂堂白,寒灯伴女红”,白发苍苍的母亲,正在屋里织着布鞋,而屋外的寒风中,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
【答案】
(1)“萱种南山下”:指萱草种植在南山之下,即母亲亲手种植。
(2)“舞衣春酒熟,卷幔彩云通”:指春天的节日里,母亲为女儿们准备舞衣和美酒,把窗帘卷起,让彩云般的云朵从窗外透进来。
(3)“短发垂堂白,寒灯伴女红”:指白发苍苍的母亲,正在屋里织着布鞋,而屋外的寒风中,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母亲的诗。开头两句写母爱之深。“萱种南山下”,指萱草种植在南山之下,即母亲亲手种植。“青青玉露中”,指萱草在嫩绿的玉露中长出。萱草又名“忘忧草”,古人认为吃了它就能忘掉忧愁。所以这里以萱草喻母爱,称颂其深如玉露,纯洁无暇。接着写母亲的慈爱。“舞衣春酒熟,卷幔彩云通”,指春天的节日里,母亲为女儿们准备舞衣和美酒,把窗帘卷起,让彩云般的云朵从窗外透进来。“舞衣春酒熟”暗示了节日的到来。这一句既写出了节令、气候的特点,也写出了母亲对女儿们的喜爱。“卷幔彩云通”中的“卷”“通”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为儿女操心劳累的样子。最后一句写母亲的操劳与寂寞。“短发垂堂白,寒灯伴女红”,指白发苍苍的母亲,正在屋里织着布鞋,而屋外的寒风中,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她。这句不仅写出了母亲的操劳,更表现了她的寂寞与冷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蕴含丰富,生动地表现了母亲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