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访山中客,真登淇上园。
临流弦自奏,种玉翠成村。
乘醉跨鸾尾,寻幽到水源。
濯缨聊石坐,无俗自柴门。
题竹渠山居
为访山中客,真登淇上园。
临流弦自奏,种玉翠成村。
乘醉跨鸾尾,寻幽到水源。
濯缨聊石坐,无俗自柴门。
注释:
- 为访山中客:为了探访山中的隐士。
- 真登淇上园:真的来到了淇水之畔的园林。
- 临流弦自奏:面对流水,弹起琴来。
- 种玉翠成村:如同种植玉石般地将村庄点缀得翠绿而美丽。
- 乘醉跨鸾尾:酒醉时骑着鸾鸟的尾巴。
- 寻幽到水源:寻找幽静的地方到达水源。
- 濯缨聊石坐:洗去帽带上的帽子坐在石头上。
- 无俗自柴门:没有尘俗的干扰,只有柴门作为归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探访山居隐士并欣赏美景的诗。首联“为访山中客,真登淇上园”表达了诗人为了拜访隐士而来的心情和对山居生活的期待。颔联“临流弦自奏,种玉翠成村”则生动地描绘了在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翠绿的田野和美丽的村落。颈联“乘醉跨鸾尾,寻幽到水源”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景,仿佛是在仙境一般。尾联“濯缨聊石坐,无俗自柴门”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超然物外和对世俗的远离,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归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传达了一个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