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浮以刳舟,金沈乃制𨥨。
圣人达简易,任材动相遭。
如何周道没,举世无乂髦。
孔颜叹用舍,沮溺亦遁逃。
仪秦夸虎视,七雄竞咆哮。
汉唐代得失,制治难相高。
清浊生祸罗,壮士悲贤劳。
悠悠观大运,顺化归吾曹。

【注释】

木浮:木头浮起。刳(kū):挖空,掏空。舟:船。金沈:金子沉入水底。𨥨(wěi):古代乐器,形似鼓。周道:指周代的制度。用舍:使用与舍弃。沮溺(jǔ nì):春秋时鲁国人,曾隐居不仕,以渔猎为生。《论语》载孔子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仪秦:战国时秦国人,善于夸谈。虎视:形容气宇轩昂的样子。

七雄:战国时期七个强国的统称,即齐、楚、燕、韩、赵、魏、秦。咆哮:大声吼叫。汉唐代:指汉代和唐朝。制治:治国安民的措施。难相高:不能相互媲美。

清浊:指是非、善恶。祸罗:比喻灾祸。贤劳:贤能的人遭受苦难。

悠悠:长久远大之意。大运:天命或运势。顺化归吾曹:顺应天命或运势,归于我辈。

【赏析】

杂兴其一: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历史故事来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心情。

首联“木浮以刳舟,金沈乃制𨥨”,是说木头浮起来可以掏空做成船,金子沉到水底却制成了鼓,用以比喻贤愚有别,贤者被弃而无能者得志。诗人以木与金作喻,说明在封建社会里,贤者受到重用的机会很少,而奸诈之徒却得以青云直上。

颔联“圣人达简易,任材动相遭”,是说圣人懂得治国之道在于简明易行,任用的是人才而不是奸佞之徒。诗人在这里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认为只有选拔贤才,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颈联“如何周道没,举世无乂髦”,“如何”是哪里的意思,“乂髦”是治理国家的意思。诗人感叹周朝的政治制度已经消失,天下已经没有贤能的君主来治理国家了。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和忧虑。

尾联“孔颜叹用舍,沮溺亦遁逃”,是说孔子和颜回都感叹自己被世所用非所用,不愿做官,而像曾参和孟子一样隐姓埋名,逃避世网。这里诗人以孔颜为榜样,表示自己在政治上失意后选择隐居的生活道路。

本诗通过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诗人在艺术上也有所突破,采用了比兴手法和象征手法等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