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澄空际,天高水曲秋。
残霞波上断,夕照雨中收。
景以图书秘,天疑阆苑浮。
何言羁物役,一似泛沧洲。

【赏析】

这首诗描写秋日玄武湖之景。

首二句写湖水、天空,三、四句写晚霞和夕阳的倒影,五、六句写湖光水色,七、八句写湖中景物的幻化,末二句写诗人置身其中的感受。

全诗以“秋”字为中心来组织材料,构思布局。从湖水到天空,从天高到水曲,再从残霞到夕照,层次清晰,脉络井然。“极目澄空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视野极为开阔的情态;“天高水曲秋”,则描绘出秋日玄武湖的景色。“极目”二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也使客观景物显得十分鲜明突出,从而烘托出作者对这美景的赞叹之情。

颔联两句,写夕照与雨中的景色,这是在写景的同时,又进一步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断”,“收”,是夕照与雨云相映生辉的景象,“残霞”、“夕照”,都是指太阳即将落山时所余的光,“断”、“收”二字,既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夕阳将落未落的情景,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景以图书秘,天疑阆苑浮。”两句,则是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湖光水色比作图书,将天空比作仙界,从而更生动地表现了湖面和天空的美丽壮观。“图书”与“阆苑”两个词的选用,很见功力。因为这两个词本身都有其特殊的内涵,“图书”,一般用来形容书籍,这里用来修饰湖面、天空,就给人以书卷气的感觉;而“阆苑”,则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修饰天空,则显得空灵缥缈,神秘莫测。

颈联两句,写湖中景物的幻化。“何言羁物役”,这是说:“说什么被囚禁的东西呢!”“一似泛沧洲”,这是说:“好像泛舟于沧海之上。”这两句既是对前面两句的回应,又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同时,也是全诗的一个重点所在。诗人通过对玄武湖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羁物役”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表现了他对束缚自己的人的厌恶;“泛沧洲”一词,则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

尾联两句写诗人置身其中的感受。“何言羁物役,一似泛沧洲。”这两句是作者的即兴之作,他并没有去过玄武湖,也没有亲眼目睹过湖中景色,但他却能如此生动地描写出湖中景物的幻化,并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惊叹不已。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音乐性,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