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清冰贮玉壶,相逢却讶是尘途。
颖师妙已传琴操,米老奇还托画图。
白马五陵初入蓟,绿杨三月又归吴。
凭谁为赋行吟地,云满青山月满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词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句,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把握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字词和重要语句来分析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万壑清冰贮玉壶,相逢却讶是尘途”意思是万道山壑间清冽的溪流都像贮满美玉的酒壶一样,我们相逢时惊讶于这清冽的溪流竟似尘土般污浊。“万壑”,指群山;“清冰”,指清澈的溪流;“贮”,“盛”;“玉壶”,用来形容溪水的清澈、纯净,喻意溪水如玉一般晶莹剔透。“相逢却讶是尘途”,意思是当我们相遇时,却惊讶于这清冽的溪流竟似尘土般污浊。“尘途”,比喻世俗的生活道路或官场仕途。“却讶”即惊讶。“颖师妙已传琴操”“米老奇还托画图”,意思是颍师的绝妙已经传到了琴术之中,米芾的奇特才气也表现在画作上。“颖师”,唐代著名琴家,善弹琴;“颖师妙已传琴操”中的“琴操”,指琴艺、琴道。“米老”,指宋代画家米芾,他以擅写山水画著称。“米老奇还托画图”中的“画图”,指画作。
第一联:“万壑清冰贮玉壶,相逢却讶是尘途。”“相逢”指相遇,“却讶”,惊讶,“尘途”,比喻世俗的生活道路或官场仕途。诗人用“万壑清冰贮玉壶”比喻颍师的琴法精妙绝伦;又用“却讶”表达出对颖师琴法的惊叹;再以“尘途”比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表达出对颖师琴法的赞叹之情。
第二联:“颖师妙已传琴操,米老奇还托画图。”诗人用“颖师妙已传琴操”赞美颍师高超的琴艺;又用“米老奇还托画图”赞美米芾画技高超,并把二者相提并论,表达了他对两位艺术家才华的敬佩之情。
第三联:“白马五陵初入蓟,绿杨三月又归吴。”诗人先用“白马”比喻友人,再用“五陵”代指京都长安,表明友人是从京城来到五陵;再用“绿杨”代指家乡,说明友人即将返回故里。此联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四联:“凭谁为赋行吟地,云满青山月满湖。”诗人用“行吟地”比喻朋友将要离去之地,又用“云满青山月满湖”描写了朋友离去后的景象:白云缭绕在青山之上,明月洒落在湖水之上。此联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景色之美的赞美之情。
【答案】
送金潮
万壑清冰贮玉壶,相逢却讶是尘途。
颖师妙已传琴操,米老奇还托画图。
白马五陵初入蓟,绿杨三月又归吴。
凭谁为赋行吟地,云满青山月满湖。
译文:
万道群山间的溪水清冽如玉壶,我们相遇却惊讶于这清冽的溪水竟似尘土般污浊。
颍师的高超琴术已经传到琴术之中,米芾的奇特才气也表现在画作上。
友人从京城来到五陵,告别时我送他白马。
友人即将返回故乡,离别之时我为他赋诗留念。
友人离去后,我在青山白云和满月之下为他在行吟地作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以“行吟地”为中心意象,将离情别绪融入其中,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