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有此客,飘然何所投。
一瓢将水去,双屐为山留。
落落弥明鼎,茫茫太乙舟。
几时盛水石,古寺共寻幽。

湖水映照着天边的云,

山人飘然而至何处停?

一瓢水意随风去,

双屐山间留痕迹。

秋风吹落露如霜,
美人离去天地长。
只知北雁向南翔,
不知书信可寄将?

分开的书信手生疏,
芙蓉倚杨柳更娇艳。
金丹在鼎灶中燃烧,
宝剑时时拂动光芒。

仙韶本是清都乐,
寻幽古寺共悠扬。
湖海有此客,
飘然何所投。

一瓢将水去,
双屐为山留。
落落弥明鼎,
茫茫太乙舟。

几时盛水石,
古寺共寻幽。

译文:

湖海之间有你这样的客人,不知何地可以安放你的心。一瓢清水随风而去,双屐踏着山间小径留下痕迹。秋风落叶露为霜,美人离去天地长。只知北雁向南翔,不知书信可寄将?分开的书信手生疏,芙蓉倚杨柳更娇艳。金丹在鼎灶中燃烧,宝剑时时拂动光芒。仙韶本是清都乐,寻幽古寺共悠扬。湖海之间有你这样的客人,不知何地可以安放你的心。一瓢清水随风而去,双屐踏着山间小径留下痕迹。落落弥明鼎,茫茫太乙舟。几时盛水石,古寺共寻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湖海之间有一位飘渺的访客,他无定所依,随性而居。诗中的“湖海”象征着广阔的世界或人生的境遇。诗人通过与自然景象的互动,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一句“湖海有此客,飘然何所投”,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一位来自湖海之间的神秘访客。这里的“湖海”不仅是地理概念,也象征着人生的广阔舞台。这位访客似乎无依无靠,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诗人以“此客”来指代这位神秘的来访者,增添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

第二句“一瓢将水去,双屐为山留”,则进一步描绘了访客的行为和内心状态。他带走了一瓢清水,留下了两双屐痕,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和与自然的和解。这种行为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态度,既独立又顺应自然。诗人通过这一行为,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句“落落弥明鼎,茫茫太乙舟”,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氛围感。这里的“弥明鼎”和“太乙舟”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器,代表着神秘和力量。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访客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几时盛水石,古寺共寻幽”表达了访客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他希望能够找到一处清净之地,如同古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这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