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驻西藩节,观风几论心。
云收庐岳远,水入蠡湖深。
正气埋邱剑,馀音挂壁琴。
箕裘佳子在,相对一沾襟。

【注释】

  1. 追挽蒋参议惟深:追思并纪念已故的蒋参议。惟深,字惟深,诗人的朋友。
  2. 忆驻西藩节:回忆在西边边疆任职的日子。驻,驻扎;西藩,指西边边疆之地。
  3. 观风几论心:观察风土人情,讨论国事。观,观察。
  4. 云收庐岳远:云雾消散,远方的庐山显得遥远。庐岳,指庐山;远,距离远。
  5. 水入蠡湖深:湖水流入蠡湖,显得湖水更深。蠡湖,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市。
  6. 正气埋邱剑:正气凛然,如同埋藏于地下的宝剑(比喻忠贞不屈)。邱,指山丘;剑,指宝剑。
  7. 馀音挂壁琴:余音绕梁,如同挂在墙壁上的琴声(比喻美好的歌声或演奏)。余音,指音乐余韵;挂,悬挂;壁琴,指悬挂在墙壁上的琴。
  8. 箕裘佳子在:箕裘,指继承父业或家学;佳子,美好之人;在,存在。
  9. 相对一沾襟:面对对方,忍不住流下眼泪。沾襟,流泪湿润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已故朋友蒋参议的一种怀念和追悼。诗中通过描绘友人生前在边陲地区任职时的景象以及其遗留下的精神和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

诗的开头“忆驻西藩节”,诗人回忆起自己当时驻守边疆的岁月,这个“驻”字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环境的艰苦。接着“观风几论心”,诗人描述了自己观察风土人情、讨论国家大事的情景,这里的“观风”和“论心”展示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责任和担当。

“云收庐岳远”和“水入蠡湖深”两句,诗人用自然景观来象征友人的品格。庐山虽远,但云雾散去,依然清晰可见;而蠡湖之水虽然深沉,但依然清澈透明。这两句既表现了友人的高洁品性,也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坚守。

“正气埋邱剑”和“馀音挂壁琴”,诗人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忠贞和才华。他将友人比作隐藏在地下的宝剑,寓意其坚定的意志和高洁的品质;又将友人的歌声比作悬挂在墙壁上的琴声,形容其歌声的美好和深远的影响。

“箕裘佳子在”一句,诗人感慨地说,如今已经没有继承这种优秀品质的人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去世后,无人再能继承其志向与精神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友人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意识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