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樵径窄,且放钓竿长。
夕籁成竽调,寒潭发镜光。
小桥当驿道,精舍近禅房。
十月春如许,疏梅几蕊香。
亦知樵径窄,且放钓竿长。
夕籁成竽调,寒潭发镜光。
小桥当驿道,精舍近禅房。
十月春如许,疏梅几蕊香。
译文:
山间小路狭窄,我放下了钓竿,任由它随意延伸。夕阳的余晖洒在山林之中,犹如一曲天籁之音。寒冷的潭水中,反射出明亮的镜面光泽。一座小桥横跨在山间,连接着通往远方的道路;而一座精致的寺庙则坐落在附近,与禅宗的房间只有几步之遥。虽然已是深冬十月,但这里的春天却依然如此明媚,梅花绽放,散发着阵阵芬芳。
赏析:
此诗是邵宝在秋日山居时的所感,通过对秋野景色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首句“亦知樵径窄”便描绘出山林间的小路狭窄,与世隔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第二句“且放钓竿长”,则是诗人放下世俗杂念,回归自然,享受钓鱼乐趣的写照。
后两句“夕籁成竽调,寒潭发镜光”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夜山林中的情景。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山林之中,如同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而冷冽的潭水反射出明亮的镜面光泽,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之美。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秋天山林的独特魅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第三、四、五、六句则分别描绘了山中小桥、精舍与禅房的景观。小桥横跨在山间,连接着通向远方的道路;而一座精致的寺庙则坐落在附近,与禅宗的房间只有几步之遥。这些细节的描绘,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具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十月春如许,疏梅几蕊香”则是对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尽管已是深冬十月,但这里的春天依然如此明媚,梅花绽放,散发着阵阵芬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活力的赞颂。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他对生命与自然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通过对秋野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四季变换、山水风光、花木生长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富有哲理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