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问容春及九峰,北湖于我意偏浓。
幽怀自许长如石,晚岁相看有此松。
江上书回乡国骑,山中梦醒县楼钟。
何时更是思君地,活水源头一短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侯职方书问我冉泾听松二精舍诗以为答”,侯是姓,职方是官职名,这里指诗人的朋友侯某,职方是诗人的同辈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问”是询问的意思。“我”是指诗人自己。“冉泾”是地名,“听松”是地名,“二精舍”是地名。“诗”即作诗来回答,“以为答”是作诗来作为回答。意思是:朋友侯某写信问诗人:“你居住在哪?”诗人在《冉泾听松二精舍诗》中作诗作为回答。
第二句是说:侯某信中问及春天景色和九峰山。春天景色美好如画,而九峰山也特别吸引诗人。这两句写景抒情,渲染了诗人对春天景色和九峰山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句,写诗人自己的幽怀自许,与松树一样长存不衰。“自许”是自我要求、自我期望的意思,“长如石”是说松树的寿命很长,像石头一样坚固。“晚岁”是晚年的意思。“晚岁相看有此松”的意思是:晚年的时候看到有这样一棵松树,会感到很欣慰、很自豪。
第五六句,写诗人在江上书回故乡骑上马的情景,以及梦见家乡山楼上钟声的场景。“江上书”指书信,“乡国骑”指回家的马。“县楼钟”指县里的钟声。“山中梦醒”指在山里醒来。这两句写诗人梦中回到故乡的情景,表现了思乡之情。
第七句,写诗人想到家乡,就会想起侯某,想侯某也会想起诗人。“何时更是思君地”中的“君”是侯某的尊称。“活水源头一短筇”的意思是:活水从哪里来?只有从山中竹子里来,这是用比喻的手法来写。“一短筇”指一根竹杖,“筇”是一种轻便的小竹杆。这两句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活水的源头?只有在山中的竹林里面才能找到。这两句写思乡之情,又写出了诗人对侯某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前四句都是直接抒情,后二句则以问话形式抒发情感,全诗语言简练明快,含蓄委婉,表达了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1)远问容春及九峰,北湖于我意偏浓。
(2)幽怀自许长如石,晚岁相看有此松。
(3)江上书回乡国骑,山中梦醒县楼钟。
(4)何时更是思君地,活水源头一短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