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吴天似楚天,四时风雨一萧然。
滕王阁下维舟地,黄鹤楼中听笛年。
春色渐回梅放后,秋声应尽雁归前。
东山屐在堪乘兴,闲送清泉下石田。
忽忆江西湖南时风景 用前韵
漫道吴天似楚天,四时风雨一萧然。滕王阁下维舟地,黄鹤楼中听笛年。春色渐回梅放后,秋声应尽鴈归前。东山屐在堪乘兴,闲送清泉下石田。
注释:
- “漫道”意思是“认为”,“吴天”指的是吴地的天空,与楚天相对比,形容两地的气候差异。
- “四时”指一年四季,“风雨一萧然”描绘了无论春夏秋冬,风雨都是凄凉而萧瑟的景象。
-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古代文人墨客常聚集之地。
-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之一,传说中有仙人在此演奏笛子。
- “春色”是指春天的景色,“梅放”即梅花盛开。
- “秋声”是指秋天的声音,“雁归”即大雁南飞回巢。
- “东山屐”指穿着木屐的旅行者,暗示诗人喜欢徒步旅行。
- “石田”指田园,诗人在这里享受田园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首句通过对比吴地与楚地的气候差异,展现了地域特色。第二句描绘了四季变化中的风雨景象,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第三句提到滕王阁作为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反映了古代文化的魅力。接下来的两句则分别提到了黄鹤楼和春天的景色。最后一句以东山木屐和田园生活的画面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