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劝驾朝天去,而我望如天上来。
何处春风木榻下,山中白日草堂开。
考亭最少立朝日,范老真多济世才。
南极文星今北极,易台回首是三台。

【诗句释义】

“司空”是官名,这里指皇帝。“朝天去”指皇帝去上朝。“望如天上来”指皇帝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木榻下”即木床上,指作者在山中居处。“白日草堂开”指作者的草堂在白日里也开放着。“考亭”是作者读书的地方,“范老”指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教育事业。“文星”是指文昌星,象征着智慧和才能。“易台”是作者居住的草堂所在地,“回首是三台”意为回首望去,只见到的是三座高大的建筑。

【译文】

司空劝我上朝去见皇上,而我望着天上的太阳,仿佛它就在头顶之上。

哪里是我在山中的居所,阳光照耀下就像白天一般?

我的家乡只有考亭一地,而范老则真有济世安民之才。

北极星如今在南极闪耀,易台回首,看到的却是三座高高的台。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别后奉寄”为题,抒发了他对朝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司空劝驾朝天去,而我望如天上来”,描绘了诗人在朝廷上的心境。他听到司空的话后,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但同时他也感到自己与皇帝的距离遥远,仿佛只能仰望着他。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何处春风木榻下,山中白日草堂开”,诗人开始描绘自己在山中的居所。春风拂过木榻,阳光洒满草堂,这美好的景色让他的心情更加愉悦。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并不能满足他对政治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他对未来的向往。

最后两句“考亭最少立朝日,范老真多济世才”,则是对范仲淹的赞美。诗人认为,范仲淹虽然身处高位,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为民请命的心。他的这种精神和才华,让诗人深感敬佩和钦佩。

整首诗通过对朝廷生活和山中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既有对名利的渴望,又有对家乡的眷恋。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