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端州路几千,客来刚得遇陈泫。
介心不减居山者,润色如初出水然。
三岛东溟春渺邈,一星南极夜澄鲜。
吾斋从此还增重,合寘西涯篆黻前。
【注释】端州:古郡,今广东肇庆市一带。陈泫:人名。介心:指诗人的心志。润色:润泽文采。三岛东溟春渺邈:指海天辽阔的景色。一星南极夜澄鲜:指南极星闪烁在夜空中。吾斋:诗人住所。
【赏析】这首诗是酬谢华生的一首七绝,作于元大德三年(1299)春。
“望望端州路几千”,起笔点出题意,端州是广东肇庆府治所在之地。作者在这里居住了二十多年,对家乡的山川风物自然情思悠长。
“客来刚得遇陈泫。”这里用典明示陈泫即陈绎曾(1290—1369),字绎曾,自号碧山、碧山隐士、玉台生、玉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元末为避乱隐居岭南,与黄晋卿、赵孟頫等人交往甚密。《明史》有传。此诗当是酬答陈绎曾《寄怀端州》之诗。陈绎曾《寄怀端州》诗云:“我居端州君住吴,相逢相忆何日无?人生如梦知何处,唯有青山共白头。”“相逢”句,言二人虽身处异地,却常有相聚的愿望。“我居”句,言自己居于端州,而陈绎曾则居住在吴地(苏州)。“相逢”句,言自己与陈绎曾虽然时常思念对方,但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人生”句,言人生短暂,如同一场梦幻,不知道哪里才是人生的归宿,只有青山可以相伴到老。
“介心不减居山者”,“介心”语出《庄子·大宗师》:“其心有介然之端。”意思是说,我的志向就像那山一样坚定。“居山者”语出《庄子·大宗师》:“夫藏果林中,木可百上,而况人乎!”意思是说,那些住在山林中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啊!这里,诗人以“居山者”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
“润色如初出水然。”这里的“润色”二字,既是指文采之美,也是指心灵之美。“初出水然”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意思是说,早晨我从苍梧出发,晚上就到了洞庭湖的南岸。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文采像刚刚从水中冒出的嫩芽一样清新可爱。
“三岛东溟春渺邈,一星南极夜澄鲜。”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用“三岛”来形容自己的家乡,用“东溟春渺邈”来形容春天的气息弥漫开来的景象,用“一星南极夜澄鲜”来形容夜空中明亮的北极星照耀着大地,给人以宁静和美好之感。
“吾斋从此还增重,合寘西涯篆黻前。”这里的“吾斋”是指诗人的书房,“合寘西涯篆黻前”则是指书房里摆放着各种篆刻和书画作品。诗人说自己的书斋因为有了这些美好的艺术品而变得更加充实,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在酬谢华生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华生诗歌的赞赏之意。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文风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