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应笑我痴顽,谁到宜兴不到山。
乘兴更期三载后,题名真拟万峰间。
旧游随处皆成漫,胜概平生未放闲。
莫作寻常诗话道,有人天上正思还。

【赏析】

这首七绝,作者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游览名胜宜兴山的志向。

“相逢应笑我痴顽”是第一句,诗人自问:与友人相逢,为何要嘲笑我的痴顽呢?这里的“痴顽”,即指自己的游兴不减,意志坚强。“谁到宜兴不到山?”第二句是自问自答:谁能像自己这样,到了宜兴而不去登宜兴山顶呢?这里用反诘的语气,表达出了对宜兴山的向往和追求。

“乘兴更期三载后,题名真拟万峰间。”第三四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游览宜兴山的强烈愿望。“乘兴”两句,诗人设想在将来某一日,他将会乘兴前往宜兴山游览。“三载”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将来的行程进行设想,希望能在三年之内完成这一心愿。这两句话,一方面表明了诗人对于游览名胜的热爱和执着;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于时间的重视,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体验名胜的魅力。最后一句“题名真拟万峰间”,则更进一步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希望能在宜兴山留下自己的足迹,让后人也能欣赏到他的诗作。

五六两句,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旧游随处皆成漫,胜概平生未放闲。”“旧游”两句,是对开头问题的进一步回应。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曾经游览过许多名胜,但那些地方都已经变得漫无边际;而自己平生所学所获,却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挥,因此觉得自己还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这里,“旧游”指的是过去曾到过的宜兴山等名胜古迹;“漫”则是指这些名胜古迹已经变得毫无特色,无法让人产生兴趣。“胜概”一句,诗人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决心: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真正领略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最后两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莫作寻常诗话道,有人天上正思还。”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也是诗人在整首诗歌中反复强调的观点。他认为,不应该将自己的生活琐事和无聊之事写入诗篇,因为那是没有意义的;而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价值,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和有意义。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沉溺于世俗的生活和琐事之中,而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这首七绝通过对游览宜兴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学习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理想和追求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