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竹不问主,听松还对僧。
山中春欲暮,此兴复谁曾。

题国英扇

看竹不问主,听松还对僧。山中春欲暮,此兴复谁曾。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读:《题国英扇》是明代诗人邵宝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情怀。诗中“看竹不问主,听松还对僧”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士在山中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其中“看竹不问主”意味着观看竹子时并不关心它的主人是谁,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听松还对僧”则描绘了与僧人相对而坐,聆听松涛的声音,显示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

译文对照:《题国英扇》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以及内心的超然和宁静。通过“看竹不问主,听松还对僧”这两句,诗人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他既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法,也不被外界纷扰所动,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更为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曾在南京担任礼部尚书。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可能是在他隐居山林或游历山水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题国英扇》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经典之作,更是邵宝心灵世界的写照。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