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梦逐楚江蘋,谁向阶前幻此身。
最是九歌收不尽,年年相对怨骚人。

【注】:

秋风:指秋天的风。楚江:指长江中游一带的江水。蘋(pín):一种水生植物。

九歌:相传为战国时代楚国民间祭祀时所唱的歌曲,共十篇。

怨骚人:屈原在《离骚》中曾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曾祖父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意思是他感叹自己身世遭遇不幸,常感伤悲愁。这里借指屈原。

【赏析】:

此词咏秋华木樨(桂花),上片写其色艳形佳;下片写其香远益清,而最妙处是结句暗含“怨骚人”。

首句点明桂花的花色。桂花又名木犀、岩桂等。据《花镜》卷三记载:木犀有红黄白三类,以白者为胜,故名白木犀。宋陆游《南园十三首》云:“月移深院竹,风送小红楼”,可见桂花的色泽洁白,香气浓郁,为人所喜爱。

二句写木樨之美。“谁向阶前幻此身”一语双关,一方面说有人把桂花从树上摘下,放在阶前供人观赏;另一方面则说这桂花仿佛是虚幻的化身,令人陶醉不已。“阶前”二字,既写出了桂花生长的地方,又突出了它的美丽和可爱。

三句写其香气浓郁。木樨的花蕾内藏有金黄色的花蕊和黄色的花丝,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气。这种香气既能驱散蚊蝇,又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因此被誉为“十里飘香”之花。

末句暗含“怨骚人”。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写下一首《金陵驿》诗,其中有句云:“猿鸟犹自哀阴晴,何物能消今古忧?”这里的“今古忧”指的是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与本词中的“怨骚人”相呼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