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巴东至,遗我一兽皮。观之非虎非熊罴,三十年前尝见之。
貘哉貘哉古白泽,蜀中诸山多窟宅。嚼铁复吞铜,他物更何择。
独出不知云雾深,狂奔但恨林原窄。辟邪亦袪湿,此语自古闻,今夕何夕来吾门。
貘乎貘乎汝诚武,吾将高坐论斯文。

【注释】

貘皮行:诗人在客舍,收到朋友赠送的一只兽皮,想起三十年前曾见过它。巴东:四川东部。遗我一兽皮,赠我一只野兽的皮毛。观之非虎非熊罴:这只兽不是老虎也不是熊罴。三十年前尝见之:三十年前,我曾见过它。

古白泽:传说中博物知识的人。蜀中诸山多窟宅:蜀地有许多洞穴或岩洞。嚼铁复吞铜,他物更何择:它能吃铁又能吃铜等金属矿物。独出不知云雾深,狂奔但恨林原窄:独自出来不知山林云雾浓密,狂奔只是恨林木草木丛生狭窄。辟邪亦袪湿,此语自古闻,今夕何夕来吾门:用辟邪驱除潮湿的习俗,自古以来就有,今天你来到我的门前。

貘乎:啊!貘!武:勇武。论斯文:谈论这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在友人的赠诗中,发现了一件奇特的东西——兽皮,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通过写兽皮的外形、习性和特点,以及它所象征的意义,表达了自己对于勇敢、刚强的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

首联“客从巴东至,遗我一兽皮。观之非虎非熊罴,三十年前尝见之。”是说朋友从巴东(今四川省奉节县)来访,送我一只兽皮。仔细一看,不是猛虎也不是熊罴(xióng pí),我三十年前曾在野外看到过它。

颔联“古白泽,蜀中诸山多窟宅。嚼铁复吞铜,他物更何择。”是说古时候有个名叫白泽的人,善于辨别鸟兽,蜀地有很多洞穴或岩洞。它能吃铁也能吃铜等金属矿物,其他的东西都不放在眼里。这里借白泽的形象来比喻这只兽皮的特性,说明它的食性非常广泛且凶猛,能够吞吃各种东西。

颈联“独出不知云雾深,狂奔但恨林原窄。”是说独自出来不知道山林云雾浓密,狂奔只是恨林木草木丛生狭窄。这里的“独出”和“狂奔”都表现了兽皮的勇猛无畏的性格特点,而“不知”和“恨”则表达了它在大自然中的无所畏惧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尾联“辟邪亦祛湿,此语自古闻,今夕何夕来吾门。”是说辟邪也是一种驱除潮湿的习俗,这种风俗自古以来就存在,今天你来到我的门前。这里的“辟邪”和“祛湿”都是古人对某种动物或物品的称呼,它们具有驱除潮湿、保护家园等作用。

整首诗通过对兽皮的描述和描绘,展现了它勇猛无畏、无所畏惧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勇敢、刚强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