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情只在两眉尖,懒向妆台对粉奁。
怕见双双莺燕语,杨花满院不钩帘。
诗句:春情只在两眉尖,懒向妆台对粉奁。
译文:春情只存在于双眉之间,懒得面对镜台对着镜子。
赏析: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状态,通过对春花、莺燕、杨花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朱有燉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
春情只在两眉尖,懒向妆台对粉奁。
怕见双双莺燕语,杨花满院不钩帘。
诗句:春情只在两眉尖,懒向妆台对粉奁。
译文:春情只存在于双眉之间,懒得面对镜台对着镜子。
赏析: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状态,通过对春花、莺燕、杨花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朱有燉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
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 其四 重阳戏马台边菰蒲水落 橘柚待霜催蟋蟀声老 茱萸几回插无黄菊谁开 诗句释义 1. 何处难忘酒,重阳戏马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阳佳节的记忆,以及在戏马台上饮酒的情景。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常与登高、赏菊等活动相关联,而戏马台则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诗人在此饮酒庆祝。 - 解析:此处的“何处难忘酒”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注释: 何处难忘酒,初秋暑尚存。 在何处都忘不了那美酒啊,初秋的暑气还残留着。 双星渡银汉,微月照黄昏。 两颗星星渡过了银色的银河,月亮照耀着黄昏时分。 瓜果排中閤,笙歌拂小轩。 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美味的水果,小轩里传出了欢快的笙歌声。 此时无一盏,何以待天孙。 这个时候没有酒杯,我该如何招待天上的织女呢? 赏析: 这首诗是和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一起写的,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
注释: 何处难忘酒,寒窗一局棋。 新篘开竹叶,老树发梅枝。 拨火煨霜芋,围炉咏雪诗。 此时无一盏,虚度小春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生活琐事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温馨、宁静的夜晚。 首句“何处难忘酒”,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寒冷的冬夜,一杯热酒可以驱散寒冷,让人感到温暖。 次句“寒窗一局棋”,描绘了一幅安静的画面。在寂静的夜晚,人们往往喜欢在下棋来消磨时间
注释:在何处难忘酒,我遥想登上庾亮楼。歌声传上界,笑语在瀛洲。玉宇晴空无限远,冰轮夜晚永不落。此时没有一盏灯,怎么能享受中秋月? 赏析:诗人通过想象和联想,以超脱现实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遥登庾亮楼”的想象,是诗人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他希望过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这种思想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注释】 何处难忘酒:即《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诗中的“何处难忘酒”,是诗人自喻,意指自己对酒的依恋。 凤帏:指皇后所居的宫殿内帷帐,这里比喻酒席。 管弦:指古代乐器笙、瑟等发出的乐声。 猎骑:指打猎的人。 羊角旋风起:形容雪下得大而急,像羊角一样。 鹅毛大雪飞:形容雪花大而密,像鹅毛一样飘洒。 无一盏:没有喝上一杯热酒。 黑貂衣:黑色的貂皮衣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深冬时节
第一首:三月风和散曲尘,枝枝垂地每伤神。为君系得春心住,忍折长条送远人。 注释:春风和煦,柳树的枝条随风飘动,尘土飞扬。每看到柳枝垂下,都感到伤感。我为你拴住了春天的心情,不忍折断柳条送给你远方的朋友。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春天里看到柳枝垂下的情景,以及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人用“为君系得春心住,忍折长条送远人”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不愿折断柳枝送给朋友的情感
【注释】 (1)宛转:曲折,回旋。罥:缠绕。 (2)渭城: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是古时送别之地。 (3)征衫:远行者的衣袍。点得:用细线缝缀。 (4)阳关:古乐曲名,调高亢激越。 【赏析】 这是一首咏唱离别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情景交融。 “柳枝歌三首”是《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所载的《子夜四时歌》,共十八曲,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本篇即其中之一,属《东门行》。此诗以柳枝起兴
注释: - 花簇香钩浅浣尘,轻风微露石榴裙。金莲自是悭三寸,难载盈盈一段春。 - “花簇”形容绣鞋上精美的花卉图案。 - “香钩”指的是绣鞋上的花纹,像是被香气勾勒出的一样。 - “浅浣尘”意味着绣鞋虽然经过了洗涤,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色泽。 - “轻风微露石榴裙”暗示着绣鞋在轻风中微微露出,就像石榴裙一样美丽动人。 - “金莲自是悭三寸”,这里的“悭”是吝啬的意思,形容绣鞋的尺寸有限
元宫词 地寒不种芙蓉树,土厚宜栽栝子松。 清晓内官呼彩緌,各官分赐牡丹丛。 注释: 地寒不种芙蓉树:土地寒冷,不适合种植芙蓉(一种植物名),而应该栽种适合在温暖湿润条件下生长的栝子松。 土厚宜栽栝子松:肥沃的土地适合栽种栝子松。 清晓内官呼彩緌:清晨,宫内宦官们呼唤着彩旗飘飘。 各官分赐牡丹丛:各个官员分别得到了牡丹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宫廷中的景象
春风满山花正开, 春衫女儿红杏腮。 侬家荡桨过江去, 为问阿郎来不来。 注释:春风拂过大地,山上到处盛开着鲜花,美丽的少女穿着春衫,脸颊染上了桃花的红晕。我家小舟轻快地划过江面,心中满怀期待地询问心爱的人是否也会像我一样,来到这美好的江边与我相会。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少女与春天和谐相处的画面。诗中的“春风”、“桃花”等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元宫词》。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鹿顶殿中逢七夕,遥瞻牛女列珍羞。 鹿顶殿,即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修建的大帐殿。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诗句表达了诗人在鹿顶殿中偶遇七夕节的情景。"逢"的意思是遇到、遇见,"遥瞻"则形容诗人远观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牛女”指的是传说中的一对恋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歌内容、主题、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 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 首先分析诗句内容。 第一句“百年四海罢干戈”,意思是经过一百年的战争
河西女子年十八,宽着长衫左掩衣。 前向拢头高一尺,入宫先被众人讥。 诗句注释 1. 河西女子:指的是来自河西地区的年轻女子。 2. 年十八:表明这个女子的年龄是18岁。 3. 宽着长衫:描述女子的服饰特点,宽松的长衫。 4. 左掩衣:动作描述,即在穿衣时,将左边的衣服遮住身体。 5. 前向拢头:指的是女子向前梳理发型的动作。 6. 高一尺:形容头发的长度,比一般长度要长出一尺。 7.
白露横空殿宇凉, 房头捣洗旧衣裳。 玉栏金牛西风起, 几叶梧桐弄晚黄。 注释: 1. 白露: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通常在每年的九月初八或九日。此时白茫茫的露水覆盖了田野和植物,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2. 殿宇凉:形容宫殿建筑在秋天的凉爽气息中显得格外清冷、幽静。 3. 房头:指的是屋檐下或房前的部分,常用于描述室内外的过渡区域。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宫内庭院或走廊的一部分。 4. 捣洗
```plain 健儿千队足如飞, 随从南郊露未晞。 鼓吹声中春日晓, 御前咸着只孙衣。 注释: - 健儿千队:形容士兵众多,气势雄壮。 - 足如飞:形容士兵们行动迅速,像飞一样。 - 随从南郊:跟随皇帝在南郊举行祭祀活动。 - 露未晞:指太阳尚未完全升起,露水还未干涸。 - 鼓吹声中春日晓:在春天的早晨,伴随着鼓乐声开始新一天的征程。 - 御前:指皇宫前面。 - 只孙衣:皇帝所穿的衣服
【注释】 元宫词:元代的宫廷诗。 天马西来自佛郎,图成又敕写文章。 天马:指西域所产的汗血马。西来自佛郎:天马从西方而来,即自西域来。佛郎:地名,在今新疆境内,是天马的产地。 图成:指《唐六典》一书的完成和修订。《唐六典》,唐朝人令狐德棻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官府制度的著作。 又敕写文章:又敕令翻译、撰写有关朝廷制度的文章。 翰林国语重翻译,袄鲁诸营赐百张。 翰林:官名,皇帝侍臣的统称。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