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日渐上,山下日渐明。
迟尔五色鸟,来为吾道鸣。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是明代诗人周瑛的作品,共分为十七首。下面逐一解析每一诗句的意境、关键词及其赏析:
- 山头日渐上:
- 诗句释义:“日”指太阳,“山头日渐上”描绘了山在日出时逐渐显露的景象。
- 关键词及注释:
- “日渐上”:表示太阳逐渐升起,暗示时间的流逝。
- “山头”:指山的顶部或最远的部分,常用以象征高处或视野开阔之处。
- 赏析:此句通过日出时分的自然景观来象征学问和道德修养的提升,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 山下日渐明:
- 诗句释义:“山头日渐上”与“山下日渐明”形成了一种对比,描绘了日出前后山体景象的变化。
- 关键词及注释:
- “日渐上”:与上文相同,表示太阳逐渐升高。
- “山下渐”:同样表示山的下方,这里可能是指山下的道路或村落。
- “日渐明”:指太阳的光芒逐渐明亮,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 赏析:此句进一步强调了日出带来的光明和希望,象征着知识和道德的传承与普及。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关注。
- 迟尔五色鸟:
- 诗句释义:描述了一只五彩斑斓的鸟,可能是某种珍稀鸟类。
- 关键词及注释:
- “五色”:通常指多彩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鸟的羽毛色彩丰富。
- “迟尔”:意为迟缓而慢悠悠的样子,可能形容鸟的动作或神态。
- “鸟”:指各种飞禽,可能是诗中的主要形象或寓意的象征。
- 赏析:此句通过对五色鸟的形象描绘,传达了一种和谐与美好的景象,也体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同时,可能还隐含着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珍惜之情。
- 为吾道鸣:
- 诗句释义:鸟儿因听到某种声音而鸣叫,这里的“吾道”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倡导的道德准则或学问之道。
- 关键词及注释:
- “为吾道”:即为了我的道而鸣,表明鸟儿因为听到了符合其道的声音而发出叫声。
- “鸣”:指发声,这里是鸟儿因为受到启发或感应而做出的反应。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学问的认同和追求,认为只有遵循正确的道理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敏锐感知力的赞赏。
- 相呼掇芳去:
- 诗句释义:形容鸟儿因听到某种声音后纷纷飞走,寻找更美丽的花草。
- 关键词及注释:
- “相呼”:指相互呼应,可能是因为鸟儿听到了某个声音而集体响应。
- “掇芳去”:即去采集芬芳的花朵,形容鸟儿因为被美好的事物吸引而离开原地。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鸟儿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 覆土为此山:
- 诗句释义:将泥土覆盖在山上,用来种上芳香的树木。
- 关键词及注释:
- “覆土”:即铺设土壤,用于种植植物。
- “为此山”:即为了这座山,表示这种行为是为了美化和改善自然环境。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视,认为通过种植树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 欲以种芳树:
- 诗句释义:表示想要通过种植树木来美化环境,使之充满芬芳。
- 关键词及注释:
- “种芳树”:即种植具有香气的树木,用以提升环境品质。
- 赏析:此句体现了古人对于生活环境美化的执着追求,认为绿化可以带来清新空气和愉悦心情,有助于身心健康。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生态和谐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学问和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动物行为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