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广东香山人,字子实,又字香石。
嘉庆九年副贡生,官内阁中书,少时力学,以诗名,诗格高浑,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为粤中三子。
在罗浮山顶筑粤岳祠以观日出,因自号粤岳山人。
卒年八十二。
有《浮山小志》、《缥缃杂录》、《岭海楼诗文钞》等。
生卒年:?-?
清广东香山人,字子实,又字香石。
嘉庆九年副贡生,官内阁中书,少时力学,以诗名,诗格高浑,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为粤中三子。
在罗浮山顶筑粤岳祠以观日出,因自号粤岳山人。
卒年八十二。
有《浮山小志》、《缥缃杂录》、《岭海楼诗文钞》等。
生卒年:?-?
浮山第一楼联 万壑烟云浮槛出;半天松竹拂窗来 注释: - 万壑烟云浮槛出:形容山峰连绵,云雾缭绕,仿佛从槛上飘然而过。 - 半天松竹拂窗来:松树和竹子的影子在窗户前摇曳生姿,仿佛从窗外飘然而至。 - 浮山第一楼联:这是清代诗人黄培芳为广东罗浮山“浮山第一楼”所创作的对联。 - 杨应琚:此联出自清代诗人杨应琚之手,他与黄培芳同为清朝时期的文人墨客。 赏析:
【注释】 自题门联:自己为自家的家门上题写的对联。 五百年:指明朝万历年间。 第宅:指官府或权贵的住宅。 十三代:指从某家族发源,经过十几代人的发展,到了某个家族。 书香:指读书人的学问和品德修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家世的自豪和夸耀。诗中用“五百年前”来表明自己的家族历史悠久;用“十三代书香”来显示自己的家族有很高的学问和品德修养。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族的骄傲与自信
秋日过三元宫山馆听越尘道人弹琴 越冈之麓屋数椽,萧疏草树凉娟娟。青山一角横竹牖,残阳半壁闻风蝉。 译文:越冈的山麓有几间简陋的屋子,草树稀疏而凉爽。青山的一角被竹子覆盖,夕阳半落时可以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注释:越冈:指越城岗。越城岗,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钱塘江中游。元、明、清时代为杭州的郊区。此处是作者隐居的地方。山馆:指越冈上的山馆。这里泛指南方的道教馆宇。弹琴:弹瑟或弹奏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罗浮山歌》。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1. 粤洲祖,泰泉翁,居山著述侔化工。 注释:粤洲的始祖,泰泉的翁主,他们在山上著书立说,堪比天地间的造化。 2. 图经特为辟真面,贤关何意埋荒丛。 注释:专门开辟出真实的道路,贤关为何要隐藏在荒草之中? 3. 今秋我来追奇踪,遥探四百三名峰。 注释:今年我来这里寻找奇特的踪迹,遥望那四百三座山峰。 4.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海上世界的想象。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南溟万古滔滔流,中有三山日照之神洲,仙人骑鲸欻隐见,破浪忽到东南头。 - 南溟:南海 - 万古:永远 - 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日照之神洲:神山被阳光照耀的地方 - 仙人骑鲸:神话传说中仙人骑着鲸鱼 - 欻(xū)隐见:突然消失又显现 - 破浪:冲破波浪 - 东南头:东边或南方的尽头 2.
【注】1. 太古洪荒:太初,天地未形成时的混沌状态。2. 川泽融液山胚胎:指大地初分时的景象。3. 水患怀襄极泛滥:指大禹治水。4. 神山在渤海:指蓬莱三岛。5. 南溟涌出浮崔嵬:指蓬莱三岛中的瀛洲、玄圃等。6. 两仪原自太极生:指太极生两仪(阴阳)。7. 五岳镇中原:指中国历史上的五座大山。8. 稚川获得丹砂日,安期不遇祖龙年:指张果老和钟离权两位神仙。9. 竹符丹灶
【注释】 名山:指罗浮山。 芙蓉:荷花的别名,比喻罗浮的美丽景色。 傥(tǎng):倘使。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在汉代曾下凡到人间。她住在蓬莱山上,是海中的仙女,常与八方仙人来往。清浅:清澈见底。蓬莱:神话中的仙山。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罗浮山风景的七言绝句。诗中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罗浮山比作有约必践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人登上罗浮山,只见满目都是如云似霞的荷花,令人赏心悦目
译文 秋日郊行 辽阔的田野上,落日余晖映照着稀疏的野草,烟雾缭绕,仿佛是一幅水墨画。 在稻谷成熟后,天空变得空阔,人们可以自由地行走,指点间云层已经消散。 隔着河对岸传来呼唤声,有人在秋水中划船。我靠着楼阁,望着远处的山峰,夕阳西下。 霜冻使得鹰隼更加强壮,牛羊在风中自由出牧。 走在路上,随意停下喝杯村店的酒,还戴着帽子,插着菊花。 注释 1. 平芜落落: 平坦的原野上,稀疏的野草丛生
【注释】 天南:指南方。正气:这里指正直的气节,也比喻刚直不阿的品格。兰台:古代御史台,是掌管监察之官的办公地点。松桂林中:松桂二树在山中,常用以比喻隐士。雅材:指贤才。骢马:即骢马,骏马名。京国:京城,这里指京城长安。素车:白色的车子,古代丧车用白帷,故称素车。朝端:朝廷。风度:风采气度。金鉴:金色的镜子,这里指代皇帝。董玉杯:形容文章如美玉。梓里:指家乡。苍生:百姓。引领:仰视、仰望。仁言
越冈之麓屋数椽,萧疏草树凉娟娟。青山一角横竹牖,残阳半壁闻风蝉。 高秋过此不忍去,道人招手何欢然。栖心早岁游物外,风姿俊爽神高骞。 道书愧我未曾读,石室且喜来谈玄。清琴妙得沈夫子,饭罢为我弹五弦。 平沙古调最清越,恍惚雁落凉风天。迟回更奏汉宫秋,和平幽怨情意传。 闻师正有罗浮兴,抱琴好坐飞云巅。黄龙白鹤在眼前,琪花瑶草纷岩边。 石楼三更日已县,铁桥缥缈来群仙。此时左顾白玉蟾,右挹葛稚川
黄慎是中国清代著名的画家,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 字恭寿,后更名恭懋、菊壮等,他以擅长人物画闻名,尤其以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题材著称。他的画作取材广泛,从现实生活中的下层人物如纤夫、乞丐到文人生活如东坡,无不涉猎。在绘画技法上,黄慎的画风大胆泼辣,线条硬折,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
杨履晋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康侯,是光绪癸未进士、刑部主事、宝庆知府。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对杨履晋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杨履晋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他的祖辈从朔州马邑县圪针沟迁来,定居于忻州。据《杨家族谱》记载,杨履晋的祖父已是杨家第32世了。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底蕴,无疑为杨履晋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2.
清广东香山人,字子实,又字香石。 嘉庆九年副贡生,官内阁中书,少时力学,以诗名,诗格高浑,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为粤中三子。 在罗浮山顶筑粤岳祠以观日出,因自号粤岳山人。 卒年八十二。 有《浮山小志》、《缥缃杂录》、《岭海楼诗文钞》等。 生卒年:?-
杨岘是清代的诗人,字见山,号庸斋、季仇,晚号藐翁,又署迟鸿残叟。 杨岘生于1819年,卒于1896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的动荡时期和历史的变迁。咸丰五年(1855)杨岘中举人,但未能通过会试,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对科举制度的影响。后来他进入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府,为幕中参佐军务。 杨岘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成就,尤其擅长隶书,其作品影响了当时的书法界。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也是金石学家